权益基金迎业绩 “丰收季”:科技与医药双轮驱动,机构看好成长主线

2025年下半年以来,A 股市场暖意渐浓,上证指数站稳 3800 点关键关口,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内涨幅分别突破 20%、30%,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为权益基金业绩反弹注入强劲动力。

杜欣二大爷

2025年下半年以来,A 股市场暖意渐浓,上证指数站稳 3800 点关键关口,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内涨幅分别突破 20%、30%,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为权益基金业绩反弹注入强劲动力。从最新数据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正迎来 “全面开花” 的局面,科技与港股医药赛道更是成为推动基金净值走高的核心引擎,即便短期市场或存震荡,机构仍对长期成长行情抱有明确信心。

图片1.png

从业绩表现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 “赚钱效应” 已十分突出。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0 日,全市场 4623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等)中,4356 只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 94%,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其中,2520 只基金年内回报率超 20%,89 家基金公司旗下 388 只产品涨幅突破 50%,更有 16 只基金回报率翻倍。

图片2.png

细分赛道中,科技板块的爆发成为绩优基金的 “共同密码”。今年 8 月,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厂商寒武纪股价单日大涨 15.73%,收盘价突破 1500 元 / 股,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 A 股 “最贵股票”,这一现象正是科技板块火热行情的缩影。从基金持仓来看,领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遍聚焦信息技术领域,重仓股多集中于科技产业链核心环节,精准把握了行业红利。


港股医药板块则成为另一大 “黑马赛道”,为权益基金业绩添砖加瓦。截至 9 月 10 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等多只医药相关指数年内涨幅超 100%,创新药企业估值修复与业绩兑现的双重逻辑,吸引大量资金布局。在此背景下,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中银港股通医药年内回报率达 130.27%,其前十大重仓股中 9 只为港股医药标的,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创新药企的股价上涨成为基金收益的重要来源。此外,永赢医药创新智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基金年内收益也突破 100%,甚至部分名称不含 “医药” 的基金,如诺安精选价值、平安核心优势,也通过重仓 A、港股医药个股斩获高收益,足见板块吸引力。

图片3.png

对于后续市场走向,机构普遍认为 “回稳向好” 是主线,短期震荡不改长期趋势。博时基金曾豪指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经济韧性凸显、估值优势留存三大乐观因素,将支撑市场呈现 “结构性慢牛” 特征,当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 产业趋势仍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成长行情值得重点关注。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