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数据显示,海外“长钱”正加速买入中国资产。美国资管巨头景顺旗下新兴市场基金7月大幅增持京东、阿里巴巴等股票;高盛报告显示,近一个月中境内股票基金获资金净流入65.5亿美元,领跑新兴市场;此外,多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下半年以来规模也在增长。站在当前时点,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科技产业竞争力提升以及美联储降息几成定局等利好因素,将共同推动全球资金加速配置中国资产。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半导体,智能音箱,国产软件,军工,新能源汽车;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人工智能,国产芯片,华为产业链,小米概念股,云计算数据中心;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中芯国际、工业富联、寒武纪、山子高科、领益智造、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精密、芯原股份、海光信息
上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持续复苏,在AI算力的进一步催化下,进入新一轮的双旺共振期,相应带动业绩持续向上。2025年上半年电子板块467家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8578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合计859亿元,同比增长29.0%。展望下半年及明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密集发布,国内外大厂AI相关资本开支指引积极,驱动电子行业基本面向好,加之创新升级等各项利好催化,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
25Q2海外锂资源项目呈现量增价跌的经营态势。随着三季度以来国内碳酸锂价格触底回暖,海外锂矿生产积极性提升,2026财年产量指引整体增长,海外供应出清进程或延缓。但目前国内锂云母的供应风险尚未消除,叠加下游需求超预期走强,我们预计锂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较低,若后续云母生产出现超预期扰动,或将推动供需平衡表修复和价格反弹,建议关注在锂价触底反弹过程中可能受益的低成本标的以及拥有优质矿山资产的公司。
苹果在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iPhone17系列、AirPodsPro3及AppleWatchSeries11产品。我们认为iPhone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的核心亮点。此外我们还看到,苹果在iPhone新机上仍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定价策略,全线256GB起步,在产品规格有所升级的同时起售价与前代产品保持一致。我们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2025年8月末CCPI-原油价差约480,处于2012年以来30%以下分位数,全球宏观局势延续博弈致油价高位波动,且下游多数化工品进入需求淡季,致化工品价差仍处于较低水平。8月提价产品主要系供给偏紧和海外需求较好的品种,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盈利已处底部,在“反内卷”等政策引导下,供给侧有望加快调整,大宗化工品盈利或迎改善。中长期而言,伴随欧美高能耗装置退出、亚非拉地区经济增长等需求增量驱动下,出海/出口成为国内化工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行业资本开支增速自2025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供给侧加快调整下2025年下半年或迎复苏起点,成本减压及需求改善的下游环节或率先复苏。
上证指数在3800点到3900点进行区间震荡整整一个月,这也说明向上的难度越来越大了,成交量的减少也说明了机构资金开始“多出少进”,所以场内资金会感觉越来越难做!创业板PE(TTM)收缩幅度低于主板高于科创板。算力基建剔除运营商/资源类的相对估值扩张。算力基建剔除运营商/资源类的相对PE(TTM)从上周的4.44 倍升至本周的4.66 倍,相对PB(LF)从上周的3.59 倍升至本周的3.83 倍。
创业板指数从6月份以来已经上涨了3个月,这里目前还不能看成是头部,但是要注意出现回调行情,那么杀伤力将会很大,A股市场一些个股开始出现明显破位走势了。观察行业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的历史分位数——(1)从静态的PE(TTM)角度,大类行业中,可选消费、大消费等行业偏高,必需消费、资源类等行业估值偏低;一级行业中,计算机、纺织服饰、建筑材料等行业估值偏高,钢铁等行业估值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