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7天|牛市不等人!新手/老手/稳健投资者 各有专属赚钱路径

牛市里常有人问:“别人买AI股赚50%,我买银行股只赚5%,是不是我选错了?” 其实不是选错了,而是“机会不匹配”——新手没时间研究,适合赚“省心钱”;老手有经验,适合赚“超额钱”;稳健型投资者怕风险,适合赚“稳钱”。不同人有不同的专属机

牛市里常有人问:“别人买AI股赚50%,我买银行股只赚5%,是不是我选错了?” 其实不是选错了,而是“机会不匹配”——新手没时间研究,适合赚“省心钱”;老手有经验,适合赚“超额钱”;稳健型投资者怕风险,适合赚“稳钱”。不同人有不同的专属机会,盲目跟风别人的操作,只会“赚不到还亏”。

今天就给这三类投资者量身定制机会清单,各取所需,不用羡慕别人:

1、新手投资者(入市<1 年,没时间研究),核心需求是“省心、风险低、不用盯盘”,专属机会是“宽基指数基金+行业主题基金定投”,不用选个股,躺着就能赚牛市的平均收益。

为什么选基金?因为新手缺乏选股能力,买个股容易踩雷,比如2023年有人买了AI题材股,结果亏80%;而买AI主题基金,分散投资多只AI股,就算有几只跌,整体也能赚 30%。而且基金有专业经理管理,会帮你调仓,不用自己盯盘。

具体方案分两步:第一步选基金,第二步定定投计划。

选基金要抓“两类”:一是宽基指数基金,覆盖全市场,赚牛市的“平均收益”,比如沪深300ETF(跟踪A股300只龙头股,2020年牛市涨36%)、科创50ETF(跟踪科创版50只科技股,2021年牛市涨45%);二是行业主题基金,赚主线的“超额收益”,比如AI主题基金、消费主题基金等。新手选2只宽基 + 1只主题基金就行,太多会分散精力。

定投计划要“固定时间、固定金额”,比如每月1号,用工资的10%买入,不管市场涨跌都买。比如你每月工资5000元,每月定投500元,3只基金各投167元。定投的好处是 “摊薄成本”,比如基金涨了,你买的份额少,但之前的份额在赚钱;基金跌了,你买的份额多,成本更低。2019-2021年牛市,每月定投沪深300ETF的投资者,平均收益42%,比乱买个股的新手赚得多。

操作重点:不用盯盘,每月看1次净值,主线主题基金涨50%止盈30%,宽基指数基金涨30%止盈20%;如果跌了,不用慌,继续定投,牛市里跌只是短期波动。

预期收益:牛市全程赚30%-50%,比存银行、买理财强很多,风险也低。

2、老手投资者(入市>3 年,有研究能力),核心需求是“赚超额收益、比基金赚得多”,专属机会是“主线板块的细分龙头+补涨板块的低估值股”,靠选股和波段操作放大收益。

老手有能力分析公司基本面和政策,能找到“被低估的主线龙头”,比如2020年牛市,老手能找到宁德时代(当时PE分位40%,后续涨120%),而新手只能买新能源基金(涨80%)。细分龙头的特点是“政策支持+业绩增速快+估值合理”,比如当前AI算力以及机器人的部分龙头品种等。

补涨板块选“低估值+高股息”的个股,比如消费里白酒龙头、金融里银行股,牛市中期会轮动补涨,老手能提前布局,或浮盈20%-30%。

操作重点:主线龙头股“回调10%加仓,涨50%减仓30%”;补涨股 “涨20%减仓50%”,因为补涨行情短,见好就收。还要盯资金流向,北向资金持续加仓的股多拿,持续减仓的股及时卖。预期收益:牛市全程赚50%-80%,比基金收益高20%-30%。

3、稳健型投资者(风险厌恶,追求保本 + 增值),核心需求是“波动小、能抗跌、有收益”,专属机会是“高股息股+中短债基金+黄金ETF”的组合,既赚牛市的钱,又不怕回调。

稳健型投资者怕风险,不能满仓股票,所以可已考虑用“4:4:2”的仓位比例:40%高股息股,40%中短债基金,20%黄金ETF。高股息股选 “股息率>4%、PE分位<30%”的,比如A股当中还是有一些优秀品种,每年分红稳定,股价波动小,牛市上涨可观,熊市相对抗跌。

中短债基金考虑选“年化收益3%-4%、最大回撤<1%”的。黄金ETF抗通胀、抗黑天鹅,2020年疫情期间涨10%,2022年美联储加息时涨8%,能让账户更稳。

操作重点:高股息股“持有不动,靠分红和股价上涨赚钱”,不用频繁操作;中短债基金 “持有到期,赚固定收益”;黄金ETF“涨10%减仓50%,跌5%加仓50%”,做波段赚差价。预期收益:牛市全程赚20%-30%,虽然比新手和老手少,但最大回撤仅5%,睡得起觉,适合年纪大、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

为了方便你对号入座,我整理了《牛市机会匹配表》:

你属于哪类投资者?觉得专属机会适合你吗?如果想兼顾收益和风险,评论区说说,我们一起去交流!明天是最后一篇,给你牛市全程的长期配置方案,还有比赚钱更重要的投资认知!

(注:全文部分图表来源AI,或有不准确,图文内容、逻辑以及数据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