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公布,30年切券逻辑可能变化:9月30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对比4月份公布的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此次最大的变化是将10月的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改为20年和50年期的特别国债续发。30年期特别国债不再续发意味着25特国06存续规模止步在2470亿。后续25特国06活跃度持续提升的切券行情可能被打断,25特国06和25特国02活跃度接近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11月中下旬。
根据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25附息国债02在11月和12月还各有一次续发,假设每次续发1000亿,两次续发后25附息国债02存量在3000亿以上,11月下旬之后可能会逐步出现30年期国债活跃券向25附息国债02切换的行情。当前25附息国债02收益率在2.23%,高于25特国02近10bp,相比计税的25特国06,25附息国债02收益仅低3bp(票息增值税的影响即使减半计也应该在6-7bp)。年末随着活跃度提升,25附息国债02可能会有相对下行的空间。
二、从9月制造业PMI看经济恢复的成色:9月30日公布的9月国内制造业PMI录得49.8%,环比上行0.4个百分点。整体上看,9月制造业PMI的边际回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主导,过去10年9月制造业PMI较8月平均提升近0.3个百分点。供需对比来看,生产扩张依然快于需求,外需的修复程度较内需更大;价格端,出厂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终端需求不足的制约较为明显。
基于9月制造业PMI的表现和高频经济数据的走势,当下国内经济运行或仍然在延续三季度以来边际放缓的路径。供给强于需求、价格向下传导偏慢的特征依旧突出。考虑到2024年“9·24”之后经济数据的高基数效应,同比口径下的经济恢复“成色”可能更弱。对债市而言,基本面的风险并不在于经济读数短期走好,而在于如果同比数据持续走弱,市场是否会预期政策进一步加力对冲。虽然2025年经济同比读数大概率前高后低,平均来看完成全年增长任务的压力不大,但由于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很难排除政策在2025年末提前发力的可能性。
三、海外资产涨跌:股票>债市>商品。国庆假期前后(9月29日-10月7日)的大类资产表现:股票>债市>商品。(1)海外主要股指均上涨:亚洲市场表现亮眼,日经225上涨5.7%、韩国综合指数上涨4.8%、恒生指数上涨3.2%;美国三大股指均上涨,标普500、纳指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1.5%、0.8%和1.0%;欧洲市场中,德国DAX上涨2.7%、英国富时100上涨2.1%、法国CAC40上涨1.3%。(2)全球债市多数上涨:10Y美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4.18%,10Y英国国债收益率下行2.8bp至4.71%,10Y德国国债收益率下行4.0bp至2.72%,10Y法国国债收益率下行0.1bp至3.57%,10Y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下行3.8bp至3.57%,10Y日本国债上行0.8bp至1.68%。(3)大宗商品涨跌分化:黄金价格刷新新高,COMEX黄金上涨5.1%至3984美元/盎司;市场担忧OPEC+8国或于11月维持增产措施,WTI原油、布油价格分别下跌5.3%、4.8%;LME铜上涨4.4%,CBOT大豆上涨0.3%。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经济修复大幅加速;债券供给放量。
正文
过去一周内,虽然10年期国债利率走稳,但债市实际上出现了全面回调。以中债到期收益率口径来看,利率债中相对高弹性的品种如30年国债、10年期国开等有回调,分别上行1.7bp和1.1bp,10年期地方债也上行1.8bp。相比利率债,信用债演绎出明显的补跌行情,中短票、城投债和企业债(3年期AAA)分别上行6.8bp、7.8bp和10.5bp。其中基金持仓较重的二永债跌幅更深,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3年期AAA-)分别上行12bp、13bp。
1. 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公布,30年切券逻辑可能变化
9月30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对比4月份公布的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此次最大的变化是将10月的30年期特别国债续发改为20年和50年期的特别国债续发。
30年期特别国债不再续发意味着25特国06存续规模将止步在2470亿元(2500006仅有两次续发),明显低于当前作为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25特国02(2500002有四次续发,存续规模3550亿元)。后续25特国06活跃度持续提升的切券行情可能被打断,25特国06和25特国02活跃度接近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11月中下旬。
与之对应,9月30日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公布当日,债市对30年国债活跃券切券的交易也出现了反转:日内25特国06收益率先下后上(低点在2.22%,高点在2.26%),25特国02收益率先上后下(高点在2.18%,低点在2.13%)。
根据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25附息国债02(250002)在11月和12月还各有一次续发,假设每次续发1000亿,两次续发后25附息国债02存量可达3000亿以上,11月下旬之后可能会逐步出现30年期国债活跃券向25附息国债02切换的行情。当前25附息国债02收益率在2.23%,高于25特国02近10bp,相比计税的25特国06,25附息国债02收益仅低3bp(票息增值税的影响即使减半计也应该在6-7bp)。年末随着活跃度提升,25附息国债02可能会有一定的相对下行空间。
2. 从9月制造业PMI看经济恢复的成色
9月30日公布的9月国内制造业PMI录得49.8%,环比上行0.4个百分点。整体上看,9月制造业PMI的边际回升主要受季节性因素主导,过去10年9月制造业PMI较8月平均提升近0.3个百分点。
供需对比来看,生产扩张依然快于需求。9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边际回升,分别录得51.9%和49.7%,较8月提高1.1和0.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扩张态势延续,已经连续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天气扰动消退后9月生产端扩张进一步提速;相比之下,虽然9月新订单指数边际有所好转,但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修复程度更大(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即外需拖累减弱反而成为需求端的边际支撑,内需依然有待提振。
价格端,出厂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9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录得53.2%和48.2%,较上月回落0.1和0.9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的回落幅度明显更大,终端需求不足的制约较为明显。
基于9月制造业PMI的表现和高频经济数据的走势,当下国内经济运行或仍然在延续三季度以来边际放缓的路径。供给强于需求、价格向下传导偏慢的特征依旧突出。考虑到2024年“9·24”之后经济数据的高基数效应,同比口径下的经济恢复“成色”可能更弱。对债市而言,基本面的风险并不在于经济读数短期走好,而在于如果同比数据持续走弱,市场是否会预期政策进一步加力对冲。虽然2025年经济同比读数大概率前高后低,平均来看完成全年增长任务的压力不大,但由于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很难排除政策在2025年末提前发力的可能性。
3. 海外资产涨跌:股票>债市>商品
国庆假期前后(9月29日-10月7日)的大类资产表现:股票>债市>商品。
海外主要股指均上涨。其中,亚洲市场表现亮眼,日经225上涨5.7%、韩国综合指数上涨4.8%、恒生指数上涨3.2%;美国三大股指均上涨,标普500、纳指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1.5%、0.8%和1.0%;欧洲市场中,德国DAX上涨2.7%、英国富时100上涨2.1%、法国CAC40上涨1.3%。
全球债市多数上涨。债市方面,10Y美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4.18%,10Y英国国债收益率下行2.8bp至4.71%,10Y德国国债收益率下行4.0bp至2.72%,10Y法国国债收益率下行0.1bp至3.57%,10Y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下行3.8bp至3.57%,10Y日本国债上行0.8bp至1.68%。
大宗商品涨跌分化。黄金价格刷新新高,COMEX黄金上涨5.1%至3984美元/盎司;市场担忧OPEC+8国或于11月维持增产措施,WTI原油、布油价格分别下跌5.3%、4.8%;LME铜上涨4.4%,CBOT大豆上涨0.3%。
4. 风险提示
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经济修复大幅加速;债券供给放量。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通用报告:国庆前后 需着重关注的三件事》,报告分析师:唐元懋、杜润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