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天开盘,ST名家汇便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更名为*ST名家。
作为10月第一个“戴星”公司,*ST名家已连续6年亏损,并已开启重整。今年以来,因财务困境、低营收、低市值等原因而同样“戴星”的上市公司有106家,涉及行业达20余个。
今年也是“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发布的第二年,种种迹象表明,监管层面正持续致力于打造一个健康、清洁的资本市场生态。随着新规的深入实施,那些长期经营不善、财务造假或存在其他严重问题的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退市压力。
55家主板公司营收低于3亿元
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107家公司,有83家为主板上市,19家创业板上市,另有北证2家,科创板2家。
从“戴星”原因上来看,尽管各家所触及的退市指标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因业绩与财务而陷入困境。
据悉,在财务类退市指标当中,沪深主板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三年仍不达标则强制退市;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未改善则强制退市;北交所公司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未改善则强制退市。
根据数据,83家主板上市公司中有55家在近一个年度审计中营收低于3亿元;有6家公司面临依法重整或破产清算;构成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严重失信、重大信息违规披露的公司有6家;近一个年度审计中净资产为负的公司有12家;无法出具审计报告的公司有4家。
值得注意的是,*ST高鸿是唯一一个“构成欺诈发行强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具体原因是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时,相关文件引用了虚假的收入和利润数据。今年8月,*ST高鸿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15年至2023年,*ST高鸿长期通过子公司组织和参与无商业实质的“空转”“走单”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98.76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7622.59万元。
公司在2020年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时,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的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数据。2021年4月,这次非公开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ST高鸿成功募集资金12.50亿元。这一行为被认定为欺诈发行,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ST东通构成欺诈发行
根据同花顺数据,1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营收低于1亿元;3家公司无法出具审计报告;5家公司年度审计中净资产为负;2家公司面临依法重整或破产清算;1家公司构成重大信息违法披露,另有1家未能在规定时间披露年度业绩报告。
其中,*ST东通备受关注。
据了解,2018年12月,*ST东通收购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2019年至2022年期间,*ST东通通过泰策科技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利润,导致公司披露的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这四年间,公司分别虚增收入6145.10万元、8485.06万元、12550.58万元、16052.95万元,分别占公司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12.29%、13.25%、14.54%、17.68%;分别虚增利润5222.79万元、5877.42万元、7948.22万元、12369.20万元,分别占公司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 34.11%、22.72%、30.35%、219.43%。
2022年6月至11月,*ST东通多次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或注册稿,2023年6月7日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募集资金总额约22亿元。而其披露的募集说明书引用了公司2019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虚假财务数据,并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构成欺诈发行。
今年9月14日,*ST东通发布公告称,因公司2019年至2022年财务报告存在系统性虚假记载,且涉嫌欺诈发行,公司股票自9月15日起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此外,北证两家“戴星”公司分别为*ST广道、*ST云创;科创板两家“戴星”公司分别为*ST观典、*ST天微。
建筑装饰行业为“重灾区”
从行业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所有“戴星”的*ST公司中,建筑装饰行业最多有12家,国防军工、机械设备、计算机行业均有9家,医药生物行业有8家。
建筑行业“戴星”的上市公司较多,主要是受行业特性、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影响。
就市场情况而言,建筑行业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房地产市场的兴衰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业务量和收入。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遇冷,房地产企业面临销售不畅、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从而减少了对建筑工程的需求,或者拖欠建筑企业的工程款。这使得建筑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受到影响,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进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就行业特性而言,建筑行业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结算,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等。
此外,建筑行业涉及多个环节和专业领域,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业务流程复杂。同时,还面临着工程质量风险、安全事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多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