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泰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北向资金:最近一周可能小幅净流入,其中灵活型外资可能大幅净流入。②港股:最近一周稳定型外资流出58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20亿港元,港股通流入114亿港元。③亚太市场:外资本周流入日本,9月流出印度。④美欧市场:9月资金流入欧洲,流入美国。
市场回调后短线外资抢筹意愿较强
——10月第3周全球外资周观察
1. 北向资金:最近一周北向资金可能小幅净流入
最近一周北向资金可能小幅净流入。最近一周(2025/10/20-2025/10/24,下同)交易日期间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入100亿元,前一周(2025/10/13-2025/10/17,下同)估算净流出113亿元。最近一周交易日期间灵活型外资估算净流入68亿元,前一周估算净流出50亿元。此外,我们汇总最近一周陆股通每日前十大活跃个股,其中中际旭创(本周陆股通双向成交总金额为197亿元,占个股当周交易金额比重的10%,下同)、宁德时代(159亿元、14%)、寒武纪-U(130亿元、7%)成交较为活跃。


2. 港股:市场回调后短线外资抢筹意愿较强
最近一周资金合计流入港股95亿港元。根据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明细数据,最近一周(2025/10/15-2025/10/21)各类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95亿港元,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出58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20亿港元,港股通流入114亿港元,中国香港或大陆本地资金流出71亿港元。

行业层面,最近一周外资流入软件服务、ETF等较多,港股通流入银行、电信服务等较多。稳定型外资最近一周主要流入软件服务(62亿港元)、纺织服装(23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23亿港元)较多,流出硬件设备(-35亿港元)、银行(-31亿港元)、ETF(-28亿港元)较多。灵活型外资最近一周主要流入ETF(86亿港元)、非银金融(36亿港元)、硬件设备(25亿港元)较多,流出可选消费零售(-30亿港元)、医药生物(-20亿港元)、电信服务(-13亿港元)较多。港股通最近一周主要流入银行(44亿港元)、电信服务(32亿港元)、非银金融(31亿港元)较多,流出ETF(-105亿港元)、半导体(-24亿港元)、有色金属(-21亿港元)较多。



3. 其他市场:9月资金延续流入美国市场
亚太市场:外资本周流入日本,9月外资流出印度。在亚太市场中我们主要跟踪日本股市和印度股市。日本股市方面,截至10/13最新一周,海外投资者当周净流入日本股市1833亿日元,前一周流入10716亿日元,2023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0万亿日元。印度股市方面,9月海外机构投资者流出印度股市27亿美元,前一月为流出40亿美元,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35亿美元。

美欧市场:9月资金流入欧洲,流入美国。在美欧市场中我们主要跟踪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美国股市方面,9月全球共同基金资金净流入美国权益市场255亿美元,前一月流入36亿美元,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入6785亿美元。欧洲股市方面,9月全球共同基金资金净流入英、德、法权益市场分别为-0.4亿美元、1.8亿美元、16.9亿美元,前一月分别为-5.9亿美元、11.3亿美元、16.0亿美元。

风险提示:部分资金数据为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或有出入;模型存在误设和失效风险。
注: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市场回调后短线外资抢筹意愿较强——10月第3周全球外资周观察》,作者:吴信坤、余培仪、陆嘉瑞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