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你白我的主仓,科创创业50指数。今年收益已破38%,主流宽基指数TOP1。
其实多少有点“赌”的成分在里面。
记得刚开始买这货时候,没敢跟几个人讲。
一来自己其实也心惊胆战,因为买了以后就开始跌,被迫加仓(这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二来不想被不必要的声音扰乱道心,虽然买前已经充分的做了调研,但人总是会被影响的。
彼时,大家注意力还在红利和算力两头,宽基也是A500的天下,这个冷门宽基更是0人care。
少部分熟悉的家人知道我买了以后,都表示诧异:
“这是叛变红利了吗?为啥要买这种高波动玩意儿?”
“科创创业50是目前被证实最失败的一个宽基指数”。
“两个板块永远一张一跌,买这个混杂的干嘛”。
其实我买它们的理由也没那么复杂,就是估值低,高成长,20CM龙头。
如果大盘股可以从沪深市场买300只成为“沪深300”,
那么成长龙头为什么不能从科创创业板选50只成为“双创龙头”?
这个谁能给个理由说服我?
再看看表现,过往拉胯,就一定未来拉胯吗?说不定会实现双击?
用过去线性推测未来,是我最不接受的一种做法。
但凡你在市场仔细观察过,真正牛股或者好指数,在他们爆发前,没人看得出来。
爆发后你看出来了,但是你已经错过了最佳买点。
虽然彼时心里一百个忐忑不安。
但是冷静的想了想,创业板“低估”、科创板“有空间”这买入的理由,仍然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前两天的单日6CM也着实涨的人焦灼,真想稍微减一减仓位。
但是仔细拉了拉估值,还是说服自己继续持有。
毕竟估值不高,并且这货本身是可以一天20CM的。
这大长腿行情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
而且即便表现好,我也坚持配置思维。
成长、红利及小部分黄金做分散,永不单吊。
现在回头看,运气成分有那么一点,但也印证了当时的逻辑。
如果一定,要分析我做对了什么?
那就是:
独立分析,坚决执行。
接下来的日子,
就是要慎重考虑要不要加减仓,以及什么时候卖出了。
这不仅关乎数字,也是一场与贪婪、恐惧持续抗衡中的修炼。
@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