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本轮汇率升值趋势首先由持汇者(跨境资本、外贸企业)推动,而内资相对谨慎(体现在“沪金溢价”维持高位)。近期随着央行中间价引导预期,国内投资者边际乐观,股汇之间联动推升。后续重点关注央行中间价的动态,预计有望引导离岸价升至7.0-7.1的区间。
人民币汇率的“三价背离”
本轮升值周期中,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6月的美元信用崩溃交易,该阶段美中利差与人民币汇率反向;第二阶段是7-8月的美国降息交易,美中利差的指向意义再次回归。
同时国泰海通发现,人民币汇率再次呈现“三价背离”,即:反映内资预期的“黄金购买力平价”、反映市场综合预期的离岸价、反映央行态度的中间价之间出现持续背离。
也就是说,持汇者(外资、外贸企业)是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推动者,反而换汇者(内资)对于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对谨慎。体现在“沪金溢价”高位的同时,“掉期溢价”(即央行在掉期市场的超额贴息)却处于历史低位。
为何外资乐观&内资谨慎?
对于持汇者而言(外资、外贸企业),更加在意美元资产的波动率和投资回报率,因此在前期美元信用受损的过程中,无论是外贸企业,还是跨境资本,都在积极拥抱人民币资产,体现在前期企业结汇率抬升,AH溢价的加速收敛。
而国内投资者是换汇者(一般买美元存款和美债),更加在意美元票息,对美元信用的敏感度不高,体现在黄金购买力平价与美债利率走势高度一致。所以解释了,为何前期美元信用崩溃交易中,沪金溢价维持高位,而随着美国降息交易的推进,逐渐开始收敛。
央行如何管理汇率预期?
国泰海通在前期报告(《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中提到,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定价逻辑更加复杂,美中利差对于汇率的指向意义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有效,那么央行对于汇率的预期管理就至关重要;
央行做了一次成功的预期管理示范,考虑到前期升值过程中外资乐观、内资谨慎,于是国泰海通看到,近期央行过去几年熟练的“掉期市场贴息”(主要用来补贴持汇者)的操作逐渐收敛,而中间价的预期引导持续升温;
央行的预期引导,叠加美国降息预期的发酵,国泰海通便看到国内投资者逐步变得乐观,股汇之间联动推升,也带来了近期关键点位(7.15)的突破,后续重点关注央行中间价的动态,预计有望引导离岸价升至7.0-7.1的区间。
风险提示: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摆
1人民币汇率的“三价背离”
本轮升值周期中,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6月的美元信用崩溃交易,该阶段美中利差与人民币汇率反向;第二阶段是7-8月的美国降息交易,美中利差的指向意义再次回归(图1)。
同时国泰海通发现,人民币汇率再次呈现“三价背离”,即:反映内资预期的“黄金购买力平价”、反映市场综合预期的离岸价、反映央行态度的中间价之间出现持续背离(图2)。
也就是说,持汇者(外资、外贸企业)是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推动者,反而换汇者(内资)对于人民币升值的趋势相对谨慎。体现在“沪金溢价”高位的同时,“掉期溢价”(即央行在掉期市场的超额贴息)却处于历史低位(图3)。
2为何外资乐观&内资谨慎?
对于持汇者而言(外资、外贸企业),更加在意美元资产的波动率和投资回报率,因此在前期美元信用受损的过程中,无论是外贸企业,还是跨境资本,都在积极拥抱人民币资产,体现在前期企业结汇率抬升(图4),AH溢价的加速收敛(图5)。
而国内投资者是换汇者(一般买美元存款和美债),更加在意美元票息,对美元信用的敏感度不高,体现在黄金购买力平价与美债利率走势高度一致(图6)。所以解释了,为何前期美元信用崩溃交易中,沪金溢价维持高位,而随着美国降息交易的推进,逐渐开始收敛。
3央行如何管理汇率预期?
国泰海通在前期报告(《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中提到,2025年人民币汇率的定价逻辑更加复杂,美中利差对于汇率的指向意义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有效,那么央行对于汇率的预期管理就至关重要。
央行做了一次成功的预期管理示范,考虑到前期升值过程中外资乐观、内资谨慎,于是国泰海通看到,近期央行过去几年熟练的“掉期市场贴息”(主要用来补贴持汇者)的操作逐渐收敛,而中间价的预期引导持续升温。
在央行的单边预期引导下,叠加美国降息预期的持续发酵,国泰海通便看到国内投资者逐渐开始乐观,股汇之间联动推升,也带来了近期关键点位(7.15)的突破,后续重点关注央行中间价的动态,预计有望引导离岸价升至7.0-7.1的区间。
4风险提示
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摆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宏观于2025年9月2日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为何加速升值?(国泰海通宏观 韩朝辉、梁中华)》,分析师:韩朝辉 S0880523110001;梁中华 S088052504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