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DE官网显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按4类化药注册申报的尼可地尔片上市申请申请已获受理。作为上市40余年的经典抗心绞痛药,尼可地尔院内年销售额超14亿元,“老药翻红”成为新一代“卷王”,并成功入围新国采。
截图来源:CDE官网
尼可地尔(Nicorandil)作为一类兼具硝酸酯样作用和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作用的双重机制药物,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冠心病常用药物。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该药物由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原研,片剂于1984年在日本上市;1993年,注射用尼可地尔获批。2006年,原研尼可地尔片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喜格迈”。目前其为国家医保甲类药物,并被列入2018版国家基药目录。
摩熵医药数据显示,尼可地尔在我国院内累计销售额突破103亿元,2022年以19亿元创下峰值,随后两年销售额下滑,2024年则降至14.64亿元,同比下降8.53%。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国内获批的尼可地尔剂型仅有普通片剂和注射剂,其中注射用尼可地尔因起效更快,近年市场发展迅猛,已成为该品类的主流产品,市场占比62.38%。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尼可地尔片的销售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在院内累计销售额达38.83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16.81%,销售额达7.89亿元;2024年再增10.95,升至8.75亿元。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在国内冠心病治疗领域,适应症发病率与病死率持续走高、集采后大品种销售额回落,仿制药陷入品种荒,企业立项选择愈发有限,尼可地尔因其自身独特的作用机制,不可避免地进入行业视野,成为新“研红”。
尼可地尔片上市已超40年,2022年5月西安汉丰药业拿下首家过评后,该品种的“内卷” 之争正式打响。
目前,国内已有60家企业获批生产尼可地尔片,包括石家庄四药、湖南九典制药、浙江赛默制药、天方药业、葵花药业、哈药集团等,14家企业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原研企业中外制药株式会社,占据50%的市场份额,是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一致性评价数据库
另外有山东新时代、国药集团容生制药、重庆莱美药业3家企业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第十一批国家集采涵盖的55个品种里,尼可地尔口服常释剂型榜上有名。从时间窗口判断,申报后尚未获批的企业,或将错过这班集采快车。对于这类信息透明、无差别的品种,比拼的关键唯有速度:谁行动快、获批早,谁就能抓住机遇。
上市40余年的尼可地尔,如今再度成为药企竞逐的焦点,对已入局的众多企业而言,“内卷”已成必然,但并非终点,后续能否突围,还要看集采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