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Eric
来源:IPO魔女
9月19日,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元创股份”)将接受深交所主板IPO上会审核。公司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拟募集资金为4.8513亿元。
报告期内,元创股份业绩上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同时,2024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之一原料胶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出现下滑,加之,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价值也在不断增加,且应收账款主要来自第一大客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元创股份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均不足1%,且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披露前后矛盾。同时,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监事学历在IPO阶段突击“提升”。公司还曾陷入专利侵权纠纷,被判赔偿后反诉涉案专利无效致对方撤诉,这些似乎反映其研发能力及信息披露存在多重疑问。
不仅如此,2020年至2023年,元创股份连续四年累计分红达4536万元,大部分分红皆流入实控人家族”口袋“,与此同时,公司还在募投计划中增加6000万元补流项目。此外,公司产能利用率也未达到饱和满产,但却大幅扩产,募投合理性似乎存疑。
01业绩增收不增利,毛利润出现下滑趋势
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元创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1.41亿元、13.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76亿元、1.5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57%、0.80%、0.72%。与此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58%、28.28%、22.75%,毛利率出现波动,且2024年毛利率下滑了5.53%个点。
值得注意的是,元创股份主要原材料之一原料胶出现大幅上涨,从2023年的10350.30元/吨上涨至2024年的13023.12元/吨,上涨了25.82%。另外,公司主要产品工程履带的单价从2023年的2168.66元/条降至1777.20元/条,销量从22.94万条升至30.34万条,以价换量的策略确实给企业营收带来了一定增长,但也对产品的溢价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元创股份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0.10%、46.56%、49.94%。其中,对沃得农机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480.68万元、21496.51万元、32727.86万元,占比分别为22.54%、18.83%、24.26%,是元创股份第一大客户,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同时,元创股份称鉴于我国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细分领域较高的市场集中度,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仍将存在对沃得农机销售占比相对较高的情形。以2024年其对发行人的采购情况模拟测算,不考虑其他因素变动,沃得农机对发行人的采购金额每下降1%,发行人的营业收入将下降0.24%。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元创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47亿元、3.55亿元、4.80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43%、31.09%和35.56%,其中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超过6成,集中度较高,主要由于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的应收账款的占比较高所致。不仅如此,公司存在应收账款逾期的情形,各期末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9,248.97万元、4,697.92万元和6,483.42万元,逾期比例分别为20.71%、13.24%和13.52%。
与此同时,报告期各期末,元创股份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3028.09万元、18468.14万元和21731.31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4.53%、20.98%和17.39%;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631.63万元、799.06万元和846.33万元,主要为对库存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各期末占比在7-8成左右。
另外,元创股份超四成以上收入来自境外。报告期内,元创股份外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03亿元元、5.56亿元和5.9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8.36%、48.90%和44.75%,系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公司目前境外收入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益金额(收益以负数列示)分别为-2,094.05万元、-860.80万元和-685.55万元。
02研发人员从无到有前后矛盾,还曾陷入专利纠纷
报告期内,元创股份研发投入分别为713.81万元、908.09万元、977.2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57%、0.80%、0.72%,连续三年的研发费用率皆不足1%。
IPO魔女发现,据天眼查显示,早在2021年1月和7月的预披露申报稿中。元创科技就并未将员工专业构成划分出研发人员一类,且2021年7月的预披露申报稿中显示,2021年末公司总人数为614人,管理人员85人,销售人员61人,生产人员468人。然而,在2024年底披露的问询函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15人,14人,14人,2021年底员工数量却也是614人,与天眼查显示的2021年末的人员数量前后披露显然矛盾,是否存在信息披露失真的情况?还是说公司研发人员属于兼职研发?
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元创科技却又声称,“公司研发人员认定标准清晰,不存在将生产、采购、销售等其他部门员工划分为研发人员的情况。”结合上述数据论证来看,此解释显然难以站住脚跟。
除了研发人员的凭空出现外,元创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为4人,分别是王文杰、江灵志、徐贤坤、刘华阳。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申报稿还显示核心技术人员江灵志学历为高中,徐贤坤学历为中专,但之后的招股说明书更新后,二人学历升至为大专学历。与此同时,公司两名监事王永跃、郑漂漂学历也从大专升至本科,学历进步固然是好事,但在IPO这一敏感阶段进行是否有意粉饰什么呢?
另外,截至报告期末,元创股份专利数量从29项增加至36项,发明专利增加4项,实用新型专利增加3项。更值得注意的是,元创股份与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
2022年11月30日,原告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主张发行人制造、销售的履带板产品侵犯其所享有专利号为“ZL201620333239.5”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同时,法院判决发行人向原告赔偿金额合计为103.35万元。但2023年4月6日,发行人转头就案涉专利权(专利号:ZL201620333239.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认为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1-10均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2023年6月5日,原告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撤诉。
对此,交易所要求元创股份,说明元创股份是否存在侵犯永沛得股份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行为,是否存在继续被提起诉讼的风险,如有,请充分披露;说明与涉诉实用新型专利相关的发行人产品的具体型号以及其在报告期内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占比、对应客户情况。
从研发人员数量前后披露不一致情形再到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学历突击,接着又是陷入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涉案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一系列事件反映出元创股份的研发能力似乎问题重重。
03家族控股风险存隐患,募资合理性存疑
报告期内,王文杰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王文杰通过直接持股方式持有公司82.27%股份,通过星腾投资(王文杰为星腾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公司8.66%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的90.93%。王大元系王文杰之一致行动人,为王文杰之父,其通过直接持股方式控制公司4.31%股份。王文杰与一致行动人王大元合计控制公司股份的95.24%。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申报稿中发行人还在其他风险中披露了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的控制风险,但在后续的招股说明书中却偷偷删除了。同时,招股说明书显示,实际控制人的部分家族成员在公司广泛持股和并任职。例如,王文杰的表弟胡从灿、外甥郑啸、表兄陈海龙不仅在公司担任重要职位,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同时,在2020年至2023年,元创股份现金分别为1008万元、1176万元、1176万元、1176万元,四年累计分红高达4536万元,由于实际控制人王文杰及父亲王大元合计持股95.24%,因此计算可知,累计分红中的约3292万元流向实控人王文杰及其父王大元。对此,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元创股份在分红决策中是否考虑公司未来资金需求,连续四年的分红决策是否是有意向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倾斜呢?
另外,在募投计划中,元创股份拟募集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拟用2256.61万元用作铺底流动资金,在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中拟用600万元用作铺底流动资金。然而,元创股份的现金流状况也并不紧张。报告期内,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2.53亿元、3.09亿元、4.57亿元,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59亿元、2.38亿元、1.53亿元,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也仅为38.09%。
结合上述看,元创股份6000万元募资补流计划是否合理必要呢,是否有圈钱之嫌呢?元创股份除了拟募6000万元用于补流外,还在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中分别安排2256.61万元和600万元作为铺底流动资金,这些铺底流动资金的具体用途和测算依据又是否合理,似乎还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元创股份的主要产品橡胶履带产能分别为40.47万条、54.57万条、60.93万条、65.65万条、67.94万条,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1.11%、86.51%、88.32%、71.90%、91.41%,主要产品履带板的产能分别为165.83万块、153.04万块、153.04万块、161.37万块、165.83万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87%、76.41%、72.48%、67.83%、63.88%。
此外,元创股份拟募集4亿元用于生产基建设项目,并称在项目建成后完全达产后可年产55万条橡胶履带及160万块橡胶履带板。结合往年产能来看,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皆未达到饱和不说,产品履带板的产能利用率更是连年下降,却仍计划扩建一倍产能,产品橡胶履带也几乎要新增八成产能以上。
对此,交易所要求发行人,结合产品订单、在产品、产成品、生产模式、生产周期,量化分析说明报告期内各类产品产量、产能利用率变化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产能利用率继续下滑的风险,如是,请披露相关风险。元创股份回应称“若未来下游行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核心客户需求下降,其他同行业参与者或新进入者加速扩产导致市场供需变化等情形,公司将面临产品销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致使产能利用率继续下滑的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END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社区
             会员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