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观点
9月交易盘主导波动,债市继续调整,中短信用相对抗跌,长端跌幅较大,月末利率小幅下行。由于城农商行、保险等传统配置主力持续缺位,未能形成有效支撑,9月债市由交易盘主导波动,受股市商品走强、公募费率新规影响,利率总体继续震荡上行,月末以来利率小幅回落。从估值变化看,8/29-10/11,3Y及以内的信用债调整有限,而3Y以上调整多在10-30bp,长端回调幅度较大。从信用利差看,3Y以内调整不多,3Y以上、尤其是5Y及以上,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较大。债市波动加大、利率低位的环境下,机构抱团中短信用债。
三季度利率持续调整,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有限,四季度或回归基本面和资产荒主导,叠加近期中美贸易冲突升级,预计四季度债市震荡修复。7月以来,股市上涨带来风险偏好提升,叠加部分监管政策冲击,债市持续调整。但基本面状况与资产荒不支持利率趋势性回升。从资产供需来看,融资需求回落,资金有望持续宽松,并且预计央行对流动性保持呵护。近期,股市对债市的压力逐步缓解,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形成的赎回风险,可能已部分在预期中体现。另外近期中美经贸冲突再度升级,或将导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降温,利好债市。整体来看,四季度预计债市将逐步进入修复阶段。
对于信用债,预计整体跟随利率债行情,此外需要关注几点变化。
从季节性因素来看,10月债市中性震荡,通常12月后下行较为顺畅。从季节性来看,2020-2024年10月债市涨跌不一,2022年、2024年10年国债分别下行11.7bp、0.4bp,2020年、2021年、2023年分别上行3.3bp、9.6bp和1.9bp,2020-2024年平均变化0.5bp,总体呈现中性偏扰动的特征,趋势上往往不明确,整体胜率略低于全年。通常进入12月,债券利率下行趋势较为顺畅。从信用利差来看,10月仍以震荡为主。季节性影响市场参与者预期,但历史并不简单重复,三季度利率持续上行后,叠加市场对四季度基本面定价有预期,若市场情绪修复也存在抢跑的可能性。
从科创债ETF来看,第二批上市后增量有限,成交活跃度低于首批上市初期,但成分券超额利差平稳。9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仅上市首日规模增长较多,此后交易日明显下滑。而从成交活跃度看,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换手率较高,日度换手率在45%-75%之间,但略低于第一批科创债ETF上市初期换手率。估值方面,科创债ETF样本券的“溢价”相对平稳,8月中旬以来二者利差基本在8bp左右。分期限看,1Y以内、2-3Y成分券估值低于可比券约19-20bp,1-2Y、3-5Y利差约8-9bp,7-10Y约3.5bp,10Y以上成分券估值反而高于可比券4.2bp。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变化不大,对近期市场的边际影响有效。
当前信用债收益率曲线陡峭,长信用收益较高。1)从收益率曲线来看,目前城投债、二级资本债10Y以内的曲线较为陡峭,利差分位数处于高位,骑乘收益较为可观。2)从品种利差来看,5Y及以上二级资本债相较普信债估值有明显优势。3)从利差分位数来看,4Y及以上普信债和二级资本债的利差分位数都较高,4-5Y的二级资本债利差分位数基本都在70-90%。
后续信用利差或逐步修复,二永等高弹性品种或表现占优。总体来看,当前中长端信用债已处于高位,背后是前期风险偏好提升以及对基金费率改革冲击的担忧。但目前市场风险偏好可能有所回落,前期利差上升也部分反映了公募费率改革冲击,后续利差有望逐步修复,二永等弹性较高的品种可能有更好表现。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机构,短期内建议中高等级2-3Y普信债+4-5Y二永,前者难以获取超额收益但胜在稳定,后者近期调整出较高配置价值,且在修复过程中弹性较强。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当前长端和超长端的信用债可逐步配置。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
2.报告正文
1、近期信用市场表现:中短端机构抱团,长端调整较多
9月交易盘主导波动,债市继续调整,月末利率小幅下行。由于城农商行、保险等传统配置主力持续缺位,未能形成有效支撑,9月债市由交易盘主导波动,总体继续震荡上行,月末以来利率小幅回落。8/29-10/11,3Y及以内的信用债调整非常有限,而3Y以上的信用债调整多在10-30bp,长端回调幅度较大。本轮信用调整从7月上旬开始,整个三季度利率基本持续震荡上行,累计来看,7/7-10/11,3Y信用债估值上行多在20-30bp。
信用调整过程中,中短信用债相对抗跌,长端继续较大幅度调整。从信用利差看信用债相较利率债的变化,3Y以内信用利差调整不多,3Y以上、尤其是5Y及以上,信用利差调整幅度较大。背后的原因,在债市波动加大、利率处于低位的环境下,信用债票息保护不足,长久期信用债胜率不高、风险不低,导致机构抱团中短期信用债。
2、科创债ETF的边际变化信用后市怎么看?
三季度利率持续调整,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有限,四季度或回归基本面和资产荒主导,叠加近期中美贸易冲突升级,预计四季度债市震荡修复。7月以来,股市上涨带来风险偏好提升,叠加部分监管政策冲击,债市持续调整。但基本面状况与资产荒不支持利率趋势性回升。而从价格方面来看,随着反内卷政策预期趋于合理,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落。而从资产供需来看,融资需求回落,资金有望持续宽松,并且预计央行对流动性保持呵护。近期,股市对债市的压力逐步缓解,公募基金费率新规形成的赎回风险,可能已部分在预期中体现。另外近期中美经贸冲突再度升级,或将导致资本市场风险偏好降温,利好债市。整体来看,四季度预计债市将逐步进入修复阶段。
信用债利率化,信用债总体跟随利率债行情,此外需要关注几点变化。
季节性:四季度利率通常先震荡,后下行
季节性因素来看,10月债市中性震荡,通常12月后下行较为顺畅。从季节性来看,2020-2024年10月债市涨跌不一,2022年、2024年10年国债分别下行11.7bp、0.4bp,2020年、2021年、2023年分别上行3.3bp、9.6bp和1.9bp,2020-2024年平均变化0.5bp,总体呈现中性偏扰动的特征,趋势上往往不明确,整体胜率略低于全年。通常进入12月,债券利率下行趋势较为顺畅。从信用利差来看,10月仍以震荡为主。季节性影响市场参与者预期,但历史并不简单重复,三季度利率持续上行后,叠加市场对四季度基本面定价有预期,若市场情绪修复也存在抢跑的可能性。
科创债ETF:规模增长有限,超额利差平稳
当前信用债市场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债券类ETF产品, 7月17日第一批科创债ETF上市以来,此后市场持续调整,9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近期科创债ETF表现如何?
第二批科创债ETF仅上市首日规模增长较多,上市初期换手率略低于第一批科创债ETF。第二批科创债ETF在9月24日上市当天规模有明显增加,此后交易日明显下滑。而从成交活跃度看,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后换手率较高,日度换手率在45%-75%之间,但略低于第一批科创债ETF上市初期换手率。
科创债ETF成分券“溢价”维持平稳。虽然7月中旬以来信用债估值持续震荡上行,但科创债ETF样本券的“溢价”相对平稳,比较科创债ETF成分券和同主体相近期限的非成分券,8月中旬以来二者利差基本在8bp左右,9月30日利差在8.08bp。
具体到不同期限来说,各期限成分券的“超涨”幅度分化较大,5Y以内受益于成分券的估值优势明显。1Y以内、2-3Y成分券估值低于可比券约19-20bp,1-2Y、3-5Y利差约8-9bp,7-10Y约3.5bp,10Y以上成分券估值反而高于可比券4.2bp。
信用策略:利差压缩,二永占优
短端回调有限,长端信用利差已调整出空间。7月中旬以来债市持续偏弱,但资金面宽松对短端形成保护,机构抱团中短端信用债,与长端和超长端走势分化。计算当前信用利差距此前低点的空间,1Y普信债和二级资本债利差的下行空间基本在10bp以内,2-3Y利差空间多在10-20bp。而4-5Y隐含AAA和AA+信用利差空间在20-30bp。
当前信用债收益率曲线陡峭,长信用收益较高。1)从收益率曲线来看,目前城投债、二级资本债10Y以内的曲线较为陡峭,利差分位数处于高位,骑乘收益较为可观。2)从品种利差来看,5Y及以上二级资本债相较普信债估值有明显优势。3)从利差分位数来看,4Y及以上普信债和二级资本债的利差分位数都较高,4-5Y的二级资本债利差分位数基本都在70-90%。
总体来看,当前中长端信用债已处于高位,背后是前期风险偏好提升以及对基金费率改革冲击的担忧。但目前市场风险偏好可能有所回落,前期利差上升也部分反映了公募费率改革冲击,后续利差有望逐步修复,二永等弹性较高的品种可能有更好表现。对于负债端不稳定的机构,短期内建议中高等级2-3Y普信债+4-5Y二永,前者难以获取超额收益但胜在稳定,后者近期调整出较高配置价值,且在修复过程中弹性较强。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当前长端和超长端的信用债可逐步配置。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10月13日发布的研报《利差压缩,二永占优——10月信用策略》;作者:杨业伟 S0680520050001 ,王春呓 S06801221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