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业绩双炸,CPO板块全线沸腾!行业“高光时刻”已至?

机构:光模块头部厂商产品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10月20日,A股共封装光学(CPO)板块表现强势,盘中多股爆发涨停潮。

截至午间收盘,源杰科技一度20CM涨停,现涨近15%;汇绿生态、剑桥科技、景旺电子等股涨停。

此外,被视为“光模块三巨头”的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双双涨超8%,新易盛涨近5%,东山精密、长光华芯等产业链相关个股纷纷跟涨,板块整体热度持续攀升。


需求侧预期向上


本轮CPO板块的强势表现,核心驱动力源于AI算力需求爆发引发的产业链变革。

作为支撑万卡级GPU集群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共封装光学(CPO)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或计算芯片共同封装,有效突破了传统光模块在带宽、功耗与密度上的瓶颈,既能显著提升传输效率,又能降低延迟,完美适配AI场景下高频数据交互的需求,成为产业链变革的核心抓手。

当前CPO及相关光模块的需求预期正持续向好。兴业证券研报称,海外大客户近期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1000万上修到1500万,再到近期的2000万只,主要系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1.6T产品进入量产放量。

行业权威机构LightCounting也给出乐观预测,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在2024年强劲增长的基础上,2026年有望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到2030年更将突破350亿美元大关。

企业层面也传来积极信号。东山精密透露,当前光芯片市场因AI驱动的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而呈现显著紧缺态势,尤其是800G及以上高速率产品的供应缺口尤为突出,供应紧张格局短期难以缓解,其子公司索尔思已重点锁定2027年全球顶级客户的1.6T需求。

中际旭创表示,二季度1.6T光模块已开始逐步出货,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将持续实现量产与规模交付。

源杰科技也指出,400G/800G光模块需求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公司将跟随客户硅光方案及1.6T需求逐步出货。部分客户开始从GPU过渡到ASIC芯片,也增加了光连接的次数,部分客户的ASIC对应的光模块比例也在提升,整体800G和1.6T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scale-out仍有较大的光模块需求空间。


业绩端提供支撑


除需求端持续景气外,近期多家产业链公司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也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撑,进一步验证了行业的高景气度。

仕佳光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11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27.74%。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收达5.68亿元,同比增长102.50%,净利润为0.83亿元,同比增长242.52%。

公司指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竞争优势凸显,客户认可度提高,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程度增加。

此外,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08.90亿元至113.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至2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2.46亿元至46.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1%至27.74%。

中石科技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30亿元至2.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16%至104.4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预计为1.1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65.79%至109.04%。

展望后市,机构对光模块需求的持续增长普遍持乐观态度。

国盛证券指出,在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的驱动下,光模块市场正经历着高速增长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变奏。技术领先、客户优质、产能全球化的光模块龙头企业将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持续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建设与升级浪潮。继续看好算力板块,坚定推荐算力产业链相关企业如光模块行业龙头。

中原证券进一步分析认为,头部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展望乐观,海外算力高速发展。AI发展推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拉动光器件产品需求持续且稳定增长。光模块的可靠性要求提高、迭代周期缩短,带来行业技术门槛显著提升,光模块头部厂商产品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光芯片国产替代逻辑加强,业绩弹性较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