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发展三季报:三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保利发展三季报:三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1022日晚,行业TOP1保利发展发布2025年三季报: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68.65 亿元,同比增长30.65%;利润总额亏损600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的7.82亿元。

 

在营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对比之下,保利第三季度的亏损,乍一看确实非常扎眼。

 

但从前三季度来看,客观的说,保利的数据还是比较稳健的:

 

2025年前三季度,保利的签约金额达到了2017.31亿元;实现营收1737.22 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还有19.29亿元。

 

不可否认,保利作为行业TOP1,其财报数据的波动,尤其是利润的波动,直观地呈现了房地产行业周期的残酷。

 

但我必须强调,周期的残酷,从不是某个行业或者企业的专属困境,而是所有行业在发展轮回中都要直面的议题。房地产尤甚。

 

而不可否认的是,周期它又很迷人。它能让真正的强者在低谷中积蓄力量,在行业秩序重塑时抢占先机。

 

周期循环往复,这种共性的轮回,恰恰是行业持续向前的动力


01


如题,保利三季报的坏消息,就是单季度录得亏损,这确实无法回避。

 

据我了解,此次保利的单季度亏损,原因有这么几个:

 

1单季度不并表项目结转亏损10亿,是拖累业绩主要原因。而并表项目贡献归母净利润约2亿,保证盈亏平衡

 

2)由于结转结构问题,本季度结转的并表项目中,亏损项目权益相对比较高,所以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大。

 

但如果要说单季度的亏损会对保利战略基本盘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我认为非常有限。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2点:

 

第一,周期切换,利润承压是行业共性。

 

万事万物皆有周期。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早已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全行业必须面对的系统性挑战。

 

而对企业来说,在周期的冲刷下不同企业的表现虽然非常分化,但行业周期的传导链条始终存在,早晚而已:

 

问题房企的困境直接体现为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项目停工等显性风险;

 

而像保利、中海、华润这类龙头房企,由于基本盘扎实,风险意识较强,其压力更多体现在如何穿越周期。

 

但本质上,它们都在承受着行业调整的压力。这种压力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地产开发业务利润持续下滑。


图源网络


如图所示:曾经的"利润王中海地产,销售净利率已经从25%降到了10%以下;如今的”商业之王”华润置地,销售净利率也难掩颓势。

 

这种行业性的利润承压,是周期转换带来的结构性阵痛,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是企业经营能力的退化。

 

我更倾向于它是行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而非企业经营失序的信号。

 

第二,从企业战略视角,保利的短期亏损其实是企业主动调整的"阵痛"

 

目前来看,导致保利等龙头房企利润承压的核心原因有二:

 

其一,是存量资产质量的结构性问题,这是历史包袱;

其二,是历史高价土地的结转压力,这是当下难题。

 

但这些问题并非保利独有。绿城因高价拿地导致的盈利难题、中海利润的逐年下滑,本质上都是这些难题的数据化呈现。

 

而这两个问题,没有立刻解决的现实土壤。因为当前的房地产行业,还在筑底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仍处在下滑区间。TOP10房企中,7家销售业绩同比下降,保利发展与中海等龙头企业也未能例外。

 

这种筑底趋势,意味着行业未来很难再有V型反转,而是波浪式的爬坡回升。

 

在这样的行业发展态势之下,优秀的企业会选择直面历史遗留问题:该计提减值的果断计提,该处置的低效资产及时处置,坦然接受亏损。

 

这种调整虽然会导致短期业绩承压,但却是企业轻装上阵、应对未来的必要步骤。

 

正如煤炭行业在几年前的周期震荡,当时几乎所有煤炭企业都经历了大幅亏损。但正是这种痛苦的调整,煤炭行业才逐步化解了过剩产能,为后续的盈利复苏奠定了基础。

 

且在经历了过这样一次浓度和烈度都极其强烈的行业出清煤炭行业格局开始逐步稳定行业的盈利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与当年煤炭行业相似的过程。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主动调整的勇气和能力。

 

在努力求存面前,利润只是个面子。在大的行业周期冲击之下,在安全和发展之间,首要的是安全,因为没有安全,就根本没有理由谈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用时间换空间,这才是保利真正牛的地方。


02


正如开头所说,保利的三季报虽然录得单季度亏损,但它并非毫无亮点,更多的是好消息。

 

对当下的保利来说,历史问题要解决,未来的发展也要打好基础。

 

用保利自己的话说就是:

 

公司将积极应对行业市场变化,持续推动存量焕新去化、做优增量投资,保持经营稳健,持续提升发展质量。

 

我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就是:销售要稳,经营要好,结构要调。

 

而这三个方向,正好都能在保利的三季报中找到亮点。我们一个个来看。

 

1、销售要稳。

 

这个不用再过多解释,懂得都懂。

 

我就说一句,稳住销售规模、稳住行业领先地位,对保利来说就是胜利。

 

虽然从目前看,这个销售短期可能带来的利润增量有限但销售的顺畅,规模的维持都能让保利有了更多调整和腾挪的空间,也能赢得更多的战略先机。

 

2、经营要好。

 

对当下的房企来说,经营好不是说利润好,而是现金。因为利润换不来安全,但现金可以。

 

现金为王,几乎是当下所有人的共识。

 

而拥有充足现金储备的房企,既能保证企业当下的安全,也护航企业长远的发展。

 

保利的经营有多强,这里我给三个数据。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69.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9.59亿元

2)保利在手货币资金:1226.46亿元;

3)保利回笼资金规模:1941 亿元,回笼率高达96%

 

3、结构要调。

 

这里的结构,不只是土储结构,还有产品结构。

 

在土储结构的调整上,保利是两步走策略:

 

1)已有土地储备的调整:未开工的项目,积极推进“调转换退”来盘活资源;已经开工的部分项目,会通过 “老盘新作”“存量焕新” 提升产品竞争力,帮着推进销售、去库存。

 

2)持续加大对核心城市的布局调整。2025年前三季度,保利新增土地总获取成本603亿元,均位于38个核心城市,51%投资金额位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核心板块。

 

而正是这种前瞻性的土地储备布局和产品力,稳住了保利的销售基本盘。2025年前9个月,保利在上海卖了344亿,在广州是296亿,均位列TOP1

 

发现没有,因为有销售,所以现金流充沛;因为现金流充沛,所以有钱持续加大核心城市的布局和锻造产品力;因为布局得当和产品力提升,又为保利的销售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才是保利的飞轮。

 

即便利润规模在行业性承压之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其行业TOP1的地位至今无可撼动。

 

03

结语:


周期从未真正摧毁一个行业,它只是淘汰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企业,筛选出真正具备韧性的强者。


高盛预计,到2035年头部10强房企全国市占率将达到50%。而截止20259月底,头部10强房企整体行业市占率才23%


换句话说,留在牌桌上的企业会有更大的春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