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半导体,3倍增长爆发

1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浪潮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席卷而来。

当许多人还将其视为遥远的未来时,产业链的龙头已经用实实在在的订单数据,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先导智能,其业绩表现极具说服力。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业绩会中披露,2024年全年新增的全固态设备订单接近1亿元,而仅仅在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便飙升至4-5亿元。

随着下半年头部客户集中下单的预期,2025年全年订单预计将突破10亿元大关。

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正是整个产业链爆发式增长的缩影。全固态电池产业链未来每年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并非空谈。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也愈发清晰:

2025年,中试线将大规模转化落地;

2026年,量产线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制造和量产的核心难题;

到了2027年,我们将看到首批示范性运营车辆上路,并在特定细分场景开启规模化应用;

最终在2030至2035年间,固态电池将迎来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正等待被开启。

根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有望超过600GWh,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2500亿元。

备受关注的工信部重大研发专项即将在9月底迎来中期审查。这意味着,承担项目的头部电池厂与车企必须在此之前正式送样。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各家厂商的进展普遍顺利,后续的测评结果极有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2025年,工信部已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产业标准建设的核心,标志着其从研发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

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一场名为“500天计划”的产业加速行动也已悄然展开。

在这场变革中,两大领域最值得关注:

其一是设备端,特别是技术壁垒较高的干法电极设备与等静压设备,它们的突破是实现高效、低成本量产的前提;

其二是材料端,硫化锂、金属锂负极、镍铁/镍铜新型集流体以及配套的铝塑膜等,这些环节不仅价值量高,且技术门槛极高,将成为决定最终产品性能的核心。

面对如此确定的产业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梳理其中的投资机会。

第一条主线,无疑是壁垒最高、护城河最深的电池制造环节。

这里首推的便是行业巨头宁德时代,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的研发布局使其在固态电池领域同样占据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作为垂直整合的典范,其在电池和整车领域的协同优势无人能及。同样值得重点布局的还有亿纬锂能,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不容小觑。

此外,我们也应密切关注国轩高科金龙羽等企业,前者已建成全固态中试线并开启装车路测,后者虽体量尚小,但已获得无人机固态电芯的采购订单,展现出灵活的市场切入能力。

第二条主线,是价值量巨大且技术持续革新的材料端。

在众多材料中,硫化锂作为硫化物全固态路线的核心电解质材料,壁垒最高,弹性最大。在此环节,我们首推上海洗霸厦钨新能,它们在相关材料的研发和产能布局上走在了前列。

同时,可以关注海辰药业的跨界布局潜力。在其他关键材料上,正极材料领域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电解液领域的天赐材料,以及隔膜领域的龙头恩捷股份,都将受益于固态电池带来的技术升级。此外,ST威尔华盛锂电三祥新材天铁股份等公司在特定细分材料领域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值得持续跟踪。

第三条主线,是率先受益于产业化进程的设备端。

正如文章开头所述,设备订单的爆发是产业启动最直接的信号。在这一领域,推荐在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核心设备上具备领先优势的纳科诺尔先导智能璞泰来曼恩斯特。其中,先导智能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并向国内外头部客户交付了整线方案。

同时,宏工科技先惠技术利元亨联赢激光德龙激光松井股份以及海目星等设备厂商也都在积极布局,有望在行业爆发中分得一杯羹。例如,海目星已获得2GWh的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主线,则是代表未来的前沿新技术方向。固态电池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工艺和结构创新,这为一些具备独到技术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这一领域,建议关注在新型结构件或封装技术等方面有独特布局的英联股份远航精密信宇人等公司,它们或许会成为未来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黑马”。

这里我们汇总如下:

电池制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金龙羽等;

材料端上海洗霸,厦钨新能,海辰药业,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赐材料,恩捷股份,ST威尔,华盛锂电,三祥新材,天铁科技等;

设备端纳科诺尔,先导智能,璞泰来,曼恩斯特,宏工科技,先惠技术,利元亨,联赢激光,德龙激光,松井股份,海目星等;

新技术英联股份,远航精密,信宇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突发!一纸禁令,半导体设备迎3大机遇

阿里砸3800亿,国产算力爆发(附股)

净利增57%,领益制造还有3张王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