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夜,黄金坑位已现。
今天我们不聊已经红海一片的赛道,聊一个正处在产业爆发前夜,即将定义未来十年能源格局的硬核科技——固态电池。
很多朋友一听固态电池,就觉得是遥远的“PPT技术”。但我想告诉各位,这个观念需要立刻更新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推进,而这个“金九银十”,就是它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从概念走向订单的关键分水岭。
简单来说,固态电池就是当前液态锂电池的终极进化版。它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易燃的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焦虑,同时还能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实现更长的续航和更快的充电。
这是全球所有顶级车企和电池厂都必须拿下的技术制高点。
我们今天的核心投资逻辑非常清晰:固态电池的产业标准正在加速成型,核心设备订单已经开始落地,供应链正在从发散走向收敛。在这个关键节点,提前锁定那些即将进入核心供应链的“隐形冠军”,就是我们捕捉下一轮科技浪潮的最佳策略。
催化剂一:标准先行,产业从混沌走向有序
一个行业能否大规模发展,首先要看有没有统一的“游戏规则”。就在9月10号到11号,一场关乎中国固态电池未来的重要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组织审查10项固态电池的团体标准,并启动另外5项标准的制定工作。
参会的是什么阵容?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比亚迪、一汽这样的头部车企,卫蓝新能源这样的明星创业公司,以及中汽研这样的国家级权威机构。
这个会议的意义极其重大。它标志着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结束“百家争鸣”的探索阶段,开始进入“标准统一”的产业化前夜。当标准确立后,无论是电解质路线、电芯设计还是测试方法,都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这为下游车企大规模应用和上游供应链的筛选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工信部支持的相关重点项目已经开始中期验收。
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推动下,核心的设备方案和材料方案正在初步定型。下一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筛选和锁定供应链合作伙伴。这个过程一旦完成,固-液态电池的供应圈就将收敛,门槛将急剧抬高。现在,正是卡位的最后窗口期。
催化剂二:订单为王,设备商已率先“吃肉”
如果说标准制定是“务虚”,那么真金白银的订单就是最实在的“务实”。固态电池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它的产业化已经催生了实实在在的设备订单。
从2025年半年报的集中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固态电池的设备商今年已经拿到了不少中试线或小试线的订单。其中最亮眼的当属先导智能,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了4亿元的全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客户主要来自海外,这证明其技术实力已获全球认可。同时,其核心设备之一的等静压设备也已成熟发货。我们预计,国内头部电池厂的大额订单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落地。
这绝非个例。
据我们了解,其他关键设备企业,在刚刚到来的9月份,也将迎来与头部客户的密集对接和方案敲定。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再到量产,设备永远是先行者。
设备订单的落地,是产业化启动最明确、最硬核的信号。2025年底到2026年,随着方案的初步定型,量产设计的订单将进一步明确,设备环节的业绩将最先兑现。
三大环节,谁是未来的核心供应商?
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壁垒最高、价值最大的环节:
1. 核心材料之“卡脖子”环节:硫化锂
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最核心的原材料。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固态电池领域的“碳酸锂”。它的供需格局极度紧张。
从需求端看,2025年,国内第一梯队的电池企业基本都会建成百MWh级别的产线。到了2026年,随着样车装车测试、工艺迭代和量产线验证,对硫化锂的需求将达到百吨级别以上。
但供给端呢?目前,国内能够实现月产超过1吨的有效产能凤毛麟角,极其稀缺。一边是即将爆发的百吨级需求,一边是极度稀缺的吨级产能,巨大的供需剪刀差,决定了硫化锂的战略价值和价格弹性。
2. 核心材料之“皇冠明珠”: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如果说硫化锂是面粉,那硫化物电解质就是最终的面包,而且是技术含量极高的“特制面包”。9月份的标准讨论,就将聚焦在硫化物电解质上。
它和传统的电解液完全是两码事。电解液是简单的物理混合,而固态电解质是陶瓷材料,需要经过烧结、研磨、包覆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处理。各家产品在离子电导率、界面稳定性和对水氧的敏感度等核心指标上,差异巨大。
正是这种巨大的技术壁垒,带来了极高的技术溢价。目前,高品质硫化物电解质的单吨价格高达千万元级别!这个价值,资本市场还远远没有充分认识和定价。谁能率先突破配方和制造工艺,谁就掌握了固态电池产业链中最丰厚的利润。
3. 负极材料与关键设备
除了两大核心材料,负极材料的升级和关键设备同样值得关注。固态电池的负极,正在从我们熟悉的硅碳负极,向能量密度更高的锂合金负极过渡,这是一个明确的技术迭代方向。
而设备作为“卖铲人”,将是整个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业绩最先兑现、确定性最高的环节。无论是涂布、叠片、封装还是等静压设备,都存在巨大的技术升级和订单增量机会。
概念股整理
综合以上分析,围绕固态电池产业化前夜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的龙头公司:
核心材料(价值最高、壁垒最深):
硫化锂/硫化物电解质:关注在硫化物技术路线布局领先,有望率先突破量产瓶颈的企业。
如:【洗霸科技】(子公司拥有硫化锂合成技术)、【海辰储能】(未上市,但代表产业方向)、【容百科技】、【当升科技】、【道氏技术】、【国瓷材料】、【三祥新材】、【金龙羽】等。
负极材料:关注在下一代锂合金负极等方向有深入布局的企业。
如:【天铁股份】、【中一科技】、【道氏技术】。
关键设备(业绩最先兑现、确定性高):
关注已经获得实际订单,或在核心工艺设备上具备领先优势的企业。
如:【先导智能】(已获海外大单)、【利元亨】(等静压设备)、【先惠技术】、【星云股份】(后段检测设备)等。
另外,我们做了一个风险指数,接近11%会是风险,大家要注意下。参考2024年9.14行情见顶,这个数字还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没有增量资金入场,很容易有回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