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人形机器人带火了#PEEK材料,PEEK材料带火了中欣氟材(002915)。
截至撰稿(2025年9月4日),#中欣氟材 市值约80亿,看规模似乎还不算太大,但结合其利润来看,中欣氟材的市盈率已700多倍。
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年9月4日
反过来,这也说明中欣氟材的盈利能力实在是有限。不过,这也不只是中欣氟材自己的问题,氟化工同行#永太科技(002326),利润同样少得可怜。至于风很大的PEEK材料,考虑到#人形机器人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知何时才能真正贡献价值?
一、氟化工产业图谱与企业布局
在看公司之前,先来整体看一下行业。#氟化工 行业被誉为“黄金产业”,氟化学品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产业链上,氟化工上游基础资源是萤石,向下生产含氟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其中含氟高分子材料包括氟树脂、氟橡胶、氟涂料等;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指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含氟锂盐电解质等。
来源:招商证券
企业来看,中欣氟材一体化程度较高,具有萤石矿-氟化氢-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三大领域。其中,基础氟化工产品占33.77%、精细化学品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分别占31.00%、12.06%、11.60%,另有少量制冷剂业务,占总营收10.10%。
来源:中欣氟材2025年半年报
#永太科技 则主要聚焦于氟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下游医药、植保、新能源与电子材料等不同的终端市场领域。其中锂电及其他材料类占33.38%,植保类(包括含氟类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中间体,以及农药原药和制剂)、医药类(包括关键含氟中间体、医药原料药和制剂)分别占19.50%、16.04%。
来源:永太科技2025年半年报
二、成本+ 弱需求双重挤压业绩
整体来看,尽管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产品种类并不完全相同,但近两年都面临不小的业绩压力。
原材料端,萤石矿价格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推高了氟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来源:iFinD
而下游,市场需求又持续不足。
农药中间体业务方面,农药行业在历经近几年的深度调整后,市场状况于2025年上半年稍有回暖。但医药中间体业务方面,市场需求依旧不足,致使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普遍进一步下跌。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欣氟材、永太科技医药板块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38.76%、30.83%。
尽管如此,但2025年上半年,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总营收仍然保持了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9.81%、21.97%。二者各自的增长背后,基础氟化工产品、锂电及其他材料产品作了极大贡献。上半年,中欣氟材-基础氟化工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44.22%,永太科技-锂电及其他材料收入同比增长了105.74%。
来源:iFinD-中欣氟材2025年半年报数据
但问题是,这两类业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毛利率极低。
基础氟化工产品顾名思义,技术附加值较低。2025年上半年,中欣氟材的基础氟化工产品毛利率只有0.89%。
至于永太科技的锂电及其他材料产品,虽然不是基础产品,但面临新能源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上半年毛利率也只有9.09%。
现如今,低毛利的基础氟化工产品、锂电及其他材料产品分别是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的第一大收入来源,二者的综合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2024年,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净利率分别为-13.29%、-11.39%。2025年上半年,氟化工下游市场稍有回暖,但中欣氟材和永太科技净利率也就分别只有1.39%、2.42%,堪堪盈利。
三、PEEK风口下产能与需求博弈
虽然主业处境不佳,但中欣氟材却因PEEK材料走进了大众视线。
PEEK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耐高温、耐腐蚀和高机械强度等特点,而且比强度大,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小材料本身的自重,因此成了高性能轻量化材料的首选。
来源:中欣氟材2025年半年报
下游,PEEK材料广泛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植入、半导体制造等领域,也是人形机器人关节与传动系统的核心替代材料。
而生产PEEK材料,有一重要原料,即DFBP(4,4’-二氟二苯甲酮,又称氟铜)。DFBP是合成PEEK树脂的关键单体,其纯度和品质直接影响着PEEK的产品质量。按照一般化学反应原理及行业生产经验计算,每生产1吨PEEK需要消耗约0.7-0.8吨氟酮单体。氟酮约占PEEK总成本50%左右。
而DFBP,正是中欣氟材战略布局的新材料。据公开信息显示,中欣氟材已布局有5000吨DFBP产能。这个量级,已成功跻身于赛道头部。
来源:兴福新材公开转让说明书
基于此,中欣氟材成了轻量化材料、甚至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重磅选手。
但回到现实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欣氟材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合计收入8977.54万,仅占总营收11.60%。而且,毛利率只有1.29%,净利层面只怕还处于亏损状态。
理想情况下,未来随着DFBP产能顺利爬坡,或能提高产能利用率,进而提升利润空间。但乐观之余,还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PEEK材料性能虽好,但成本也高。虽然目前因为人形机器人被推到了风口上,但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何时能真正支撑起PEEK的需求,尚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即便市场前景确实能按照预想的顺利兑现,但行业竞争也不可小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DFBP生产国,但此前头部生产企业只有兴福新材和新瀚新材2家。而近年来,PEEK国产化带动DFBP材料需求扩张,行业总产能也有明显增长。尤其是中欣氟材携5000吨DFBP产能隆重登场,将整个行业产能规模提升了将近一倍左右。
现如今,PEEK材料需求端尚未大规模兑现,而产能端却已经大规模提上日程。不知到最后,究竟有多少机遇,又潜藏了多少风险?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