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技术/物理 AI概念龙头股分析,一篇文章梳理清楚

微软最新验证的微通道液冷方案在同等功耗下将芯片表面温度再降15℃,散热系数达到传统冷板的三倍,关键在于把蚀刻深度控制在50 μm以内的微通道直接做进封装基板,这一工序必须在封装段完成,封测厂由此成为散热方案的集成方。目前通富、长电已具备玻

微软最新验证的微通道液冷方案在同等功耗下将芯片表面温度再降15℃,散热系数达到传统冷板的三倍,关键在于把蚀刻深度控制在50 μm以内的微通道直接做进封装基板,这一工序必须在封装段完成,封测厂由此成为散热方案的集成方。目前通富、长电已具备玻璃基微通道+TGV(玻璃通孔)量产能力,良率稳态≥95%,可配套英伟达下一代GB300的1200 W级功耗需求。

物理AI的本质是把连续动力学方程嵌入扩散模型,使机器人在虚拟环境完成百万次碰撞、摩擦、跌落仿真后,将最优策略迁移到实体,误差可压缩至3%以内。英伟达开源的Cosmos WFMM(World Foundation Model for Machines)用7000万段第一视角视频训练,生成帧与真实帧的SSIM达到0.93,相当于为机器人提供了可交互的“物理常识库”。

国内产业链已同步切入:索辰科技提供基于Isaac Sim的流体-结构耦合求解器,单卡4090即可完成1亿网格实时运算;凌云光搭建的3D标注 pipeline 每日可生成2万张带深度、法向、语义的合成图,供模型持续微调;天准科技把Cosmos推理引擎移植到Jetson Orin,边缘端延迟降至12 ms,满足AMR(自主移动机器人)≤20 ms的安全阈值。

政c端,北京、上海两地先后出台“机器人物理智能创新计划”,明确支持封测厂与模型公司共建物理AI联合实验室,对采购国产微通道液冷产线给予20%补贴,预计2026年国内相关产能将扩至每月12万片12英寸等效晶圆,为物理AI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商用扫清制造瓶颈。

物理AI2025-09-24 16-08-33_Sheet1.png通富微电 富创精密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屹唐股份 阿科力 长电科技 海目星 和林微纳 博拓生物 沃格光电 敏芯股份 深天马A 智微智能 索辰科技 工业富联 凌云光 丝路视觉 天准科技 奥比中光 盛视科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9月29日收评&复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