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信超导IPO过会,许氏家族的超导磁体之路

兵贵神速!过会当日,即提交上市(IPO)注册申请。

网站.jpg

《投资者网》张伟 

兵贵神速!过会当日,即提交上市(IPO)注册申请。 

10月21日,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生产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信超导”或“公司”)创造了IPO企业从过会到注册申请的A股记录(0天)。 

资料显示,今年5月,健信超导的IPO申报材料被监管受理,并在8月、9月完成两轮IPO审核问询。从申报材料到IPO注册,健信超导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不过,公司的IPO注册能否成功并最终到科创板上市,还需要等待。 

许氏家族持股超50% 

“让磁共振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诊查手段”。正是怀着这样的愿景,健信超导的创始人许建益从1998年就与人合伙,在磁共振领域开启创业。2003年,许建益、许电波父子联手,成立健信机械,着手研发0.35 T永磁体。 

据了解,MRI技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人体内原子核(主要是氢核)在强静磁场环境下与外加射频磁场发生共振而产生影像的成像技术。永磁体则由稀土永磁材料构成,是MRI系统的主磁体,通过提供稳定、低功耗的主磁场,使MRI设备能在低场、开放或便携式场景下实现可靠成像。 

2009年,健信机械的永磁体产品销量已达全球第一,奠定了其在永磁体领域的行业地位。2013年,许氏家族成立健信超导,并在2016年向健信机械收购了与MRI 设备核心部件业务相关的设备、存货及无形资产,交易对价1.64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装机量统计,健信超导2024年在MRI设备超导磁体的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排名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股权结构方面,本次IPO前,许建益、许电波、许卉分别直接持有健信超导41.51%、4.36%、4.36%的股份。其中,许建益为许电波、许卉的父亲,许电波、许卉是兄妹关系。三人合计控制了健信超导59.92%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同时,A股上市公司宁波韵升(600366.SH)持有健信超导8.72%的股份,是除许氏家族之外,公司最大的外部投资机构。 

资料显示,宁波韵升是国内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属于健信超导的上游企业。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内”),宁波韵升一直是健信超导的前两大原材料供应商,其中2022年的采购占比达27%,主要采购内容为磁钢。 

与大客户关系密切 

除了采购方为股东,健信超导的销售方也有股东,公司的大客户集中引人关注。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的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及梯度线圈等MRI 设备核心部件,磁体与梯度线圈配套销售。 

报告期内,包括零挥发超导产品、无液氦超导产品两大类超导产品的销售收入在健信超导主营收入中的占比从55%提升至73%,永磁产品的营收占比从45%下降至27%。健信超导表示,公司超导产品收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无液氦产品收入增加较快,永磁产品收入相对稳定。 

业绩方面,2024年健信超导的营收只有4.01亿元,较2023年的4.22亿元下降。健信超导表示,2024 年公司营收较2023年略有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原因系永磁产品收入受磁钢原材料价格回落影响而下降,另一方面原因系超导产品收入增速受国内医疗采购市场整体承压及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影响而放缓。 

同时,健信超导存在大客户集中的风险。据悉,健信超导的主要客户为MRI设备整机厂商,客户包括富士胶片集团、GE医疗、万东医疗等,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2022年的74%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3%。 

而健信超导与大客户关系也比较密切。 

报告期内一直是第一大客户的富士胶片集团,健信超导与之合资成立了苏州柏尔特。苏州柏尔特也是健信超导2023年的第五大客户。此外,2024年进入前五大客户之列的GE医疗,通过子公司持有健信超导3.1%的股份。 

可见在上下游,作为股东的宁波韵升、GE医疗,为健信超导的业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动砍掉“补流”项目 

募资用途显示,健信超导本次IPO拟募资7.75亿元,其中2.75亿元用于年产 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2.6亿元用于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2.4亿元用于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下称“项目3”)。 

健信超导表示,本次IPO募投项目将充分发挥公司在超导磁体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及产品优势,突破现有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超导产品规模化量产交付能力,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同时部分资金投向的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将加快部署新型超导磁体的研发进程,完善业务战略布局。 

不过从生产明细看,报告期内两大核心产品——超导产品、永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却不饱和。其中,超导产品2022年、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超过100%,2024年只有78%,今年上半年升至85%;永磁产品2022年、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接近100%,2024年只有95%,今年上半年下降到86%。 

健信超导还提到,项目3主要用于部署新型超导磁体的研发进程。但据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健信超导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6%、5.42%、6.5%,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在14%至18%之间,明显低于同行。 

此外,健信超导2022年至2024年的研发投入合计只有7239.64万元,低于科创板要求8000万元的规定。同时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5.86%),也只比科创板要求的基准线(5%)高了一点点。未来健信超导如何使用项目3募集的2.4亿元研发资金,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与5月首次提交的《招股书》相比,健信超导在第二轮IPO审核问询时砍掉了募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9000万元)。 

本次IPO前,健信超导一共进行了四次分红,总额近7000万元,其中2022年至2024年的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43.%。或许正公司在IPO上会前主动砍掉募资“补流”的项目,才提高了健信超导IPO过会的成功率。(思维财经出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