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趋势分析

2025年固态电池市场变化大,与2021 2022年市场炒作时逻辑差异明显。

1、固态电池核心投资逻辑

今年变化与逻辑差异:2025年固态电池市场变化大,与2021 2022年市场炒作时逻辑差异明显。早期市场对固态电池的氧化物、卤化物、聚合物等探索方向不清晰,如今下游头部企业已明确固态电池工艺路线。

·择股三大逻辑:固态电池择股逻辑有三点:一是选与传统锂电池相比的增量环节或材料,如干法电极、绝缘纸层,材料端的硫化锂、新型正负极等;二是关注进入下游头部企业供应链的标的,如设备端获订单企业,或向比亚迪等送样且获正面反馈(如氯化锂试用获积极评价)的材料企业;三是审慎选未来固态锂电池时代可能不用的传统材料。依此可筛选相关标的,标的筛选围绕这三大逻辑。

2、固态电池材料环节分析

硫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是固态电池材料环节变化最大的环节,替代了传统电解液与隔膜,处于0到1的关键阶段。其中,硫化锂是核心,占硫化物电解质成本的80%,对其性能影响大,是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瓶颈。当前硫化锂工艺路线多样,有以上海洗霸、元新材为代表的硫化氢加氢氧化铝综合法,相平衡的气相法,干封的燃爆法,天赐与华胜锂电的液相法等。企业进展上,夏普能向海外日本客户供货,与国内头部大厂达成供应协议,计划扩产10吨以上;上海洗霸收购有研新材硫化锂业务,有研新材去年市占率60%-70%、出货5吨,今年超10吨,其工艺虽有成本压力,但性能较好,获头部大厂订单。华升锂电、光华科技等中小市值企业,在硫化锂情绪升温时弹性大,但送样及客户进展不如夏普能与上海洗霸。

负极技术路线:固态电池负极技术有硅碳负极与锂金属/无负极之分。硅碳负极在电芯级别易实现500次以上循环,但模组/PACK难以施加高压抑制膨胀;锂金属负极或无负极无需高压即可实现500 1000次循环。因此,头部大厂跳过硅碳负极,选择锂金属负极。当前负极仍以硅碳为主,预计今年底或明年更多企业会向锂金属负极或无负极转型。相关标的中,锂金属负极关注天铁、英联;无负极关注中一科技、宇航精密。

辅材与正极:硫化物电解质的辅材及正极材料有投资机会。辅材方面,碘化锂可提升硫化物电解质耐环境性,其龙头是博元股份;粘结剂需专用研发,海辰药业与欧阳明高团队合作,团队负责研发、海辰负责产业化。正极材料方面,从液态到固态升级对正极有新要求,需降低体积膨胀率、提高离子电导率,单G瓦时价值提升。重点推荐厦钨新能,其新结构材料在头部客户测试反馈好;当升科技,半固态正极今年千吨级出货,1 8月全固态正极出货近10吨;容百科技,参与60亿补贴关键项目。

3、锂电反内卷趋势与机会

·供需关系拐点:站在当前节点,锂电中游在经历前期行业需求增长和扩产放缓后,正迎来供需关系拐点。2025年下半年以来,行业需求超预期、排产旺盛,前期供需宽松、盈利能力弱的问题有望缓解。政策端,反内卷政策和国常会对新能源车产业链提出要求,预计从供给侧推动锂电产业积极变化,加速供需向好。

·环节遴选逻辑:从反内卷视角遴选锂电材料环节基于三个维度:一是能耗管控。过去两年锂电材料行业盈利能力走低,2024年下半年起现金流好转。虽前躯体、负极、隔膜、磷酸铁锂等环节因需求扩张存在现金流压力(可通过银行贷款缓解),但行业出清难靠市场化淘汰小厂商,更多依赖行政化的能耗管控。行业单位营收能耗数据显示,负极和磷酸铁锂是耗电大户,磷酸铁锂盈利能力差,可重点关注。二是上游传导。锂电中游材料历史上向下游议价能力弱,当前上游反内卷在价格端体现,建立传导机制后是提价好时机,且有库存收益,上游涨价环节更受益,正极(三元、磷酸铁锂)为典型。三是环保管控。电解液及上游六氟磷酸锂受环评影响,反内卷下扩产或收紧,供给端变化明显。六氟价格敏感、扩产周期长,龙头产能利用率修复后,供给收紧将带来显著改善。从弹性看,铜箔和铁锂最显著,结合股价,铁锂性价比更优;时间上,上游涨价传导(如碳酸锂上涨)或率先在股价体现,正极和电解液价格已显现变化。综合各因素,反内卷维度下正极优于负极,负极优于电解液。

·标的推荐:综合各因素,反内卷行情建议关注:正极环节,尤其是磷酸铁锂正极,标的有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性价比优。负极环节,标的(如尚太科技、中科电气)估值低(如尚太科技受发行影响),经历2025年上半年石油焦价格变动后盈利韧性强,后续供给或受反内卷影响,布局性价比高。电解液环节,关注反内卷对六氟价格的扰动,标的有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

4、固态电池设备环节分析

·设备进展与价值量:以先导智能为例,其已完成固态电池全线自研资产能力。订单方面,2024年新签固态电池相关设备订单1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4 5亿元订单,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签订单数量增速将快于上半年。产线适配硫化物和氧化物不同路线,前道、中道、后道均有相应配合,中道等压设备已可做到600兆帕的氮泵出货。价值量上,每个GWh的固态电池整线达5亿元,而宁德时代液态电池整线每个GWh约8000万元,固态设备价值量显著提升。此外,固态设备毛利率达50%。

·投资方向与标的:从投资者角度,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关注点变化:一是从单一事件型催化转向以确定性为首要要素,电池和汽车公司技术敞口收敛,如宁德时代提及硫化物;二是从只关注材料转向材料与设备共振,新材科带动设备变化。投资建议从三方面寻找机会:其一,单一环节高弹性标的,如前道干法电极、中道等静压技术及激光切槽等环节,相关公司有纳科诺尔、宏工、德龙激光、软控股份等;其二,全链条龙头公司,以先导、银河为代表,确定性高,主业因电池厂扩产进入扩展周期;其三,跨界拓展标的,如骄成超声(超声技术用于前道混料并开拓半导体业务)、联赢激光(固态电池激光焊接、清洗设备,并进入苹果、冈克电芯解决方案供应商)、海木星激光(全线固态电池解决方案供应商,2020年起布局的医疗飞秒激光技术预计2026年进入发展周期)。

·后道设备机会:后道设备(化成分容为主)价值量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固态电池化成分容需加温加压,压力是液态电池十倍以上,带来单件价值量提升;二是固态电池化成耗时比液态长,为达相同生产效率,所需化成分容设备是液态的3 4倍。后道设备重点推荐航可科技,其作为龙头,在手订单显示传统主业触底反弹,后续固态电池设备有明确增量。

Q&A

Q: 今日固态电池盘面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A: 今日固态电池盘面大涨主要因两方面因素:一是八九月份锂电整体排产较乐观;二是头部设备企业昨晚电话交流中提及下半年固态电池设备或有大规模招标指引,市场对固态电池资本开支及产业化进度预期提升。

Q: 固态电池未来的核心催化因素有哪些?

A: 固态电池未来核心催化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今年9至11月工信部将对六家企业全固态电池开展中期审核,考核要求为电芯能量密度400瓦时/千克、循环次数500次以上,后续审核范围将扩展至模组、pack及整车层面,通过审核企业将获得补贴资金;二是今年四季度头部企业或启动接近吉瓦级规模的全固态中试线招标,二三线企业同步推进中试线投产,下半年设备企业进入订单交付期,四季度招标活动预计较为密集。

Q: 固态电池产业链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A: 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投资方向主要聚焦材料环节,包括电解质、负极、辅材、正极四个领域。电解质重点为硫化物电解质,其中硫化锂占其80%成本且影响性能,是核心瓶颈,相关企业有夏普能和上海洗霸;负极当前以硅碳为主,未来可能转向锂金属或无负极,锂金属标的包括天铁、英联,无负极看好中一科技、宇航精密;辅材涉及碘化锂和专用粘结剂;正极需降低体积膨胀率、提高离子电导率,价值量提升,重点推荐夏钨新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