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固态电池,9月光伏也是风口

1

我们认为,9月正是下一轮光伏行情的关键窗口,而核心的催化剂只有一个字:涨。

一、涨价已在途中

涨价的预期并非空中楼阁,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开始出现积极信号。

进入9月后,多晶硅企业的限产限销开始执行,部分企业已尝试拉涨硅料价格,最高报价触及55元/千克,市场博弈气氛渐浓。

价格传导很快体现在硅片环节。

本周硅片企业开启了新一轮提价。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价的背景下,9月份国内硅片的排产计划预期不降反升,这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多数企业选择上调开工率,整体产出预计将高于8月,显示出下游对硅片的需求非常旺盛。

电池片环节也出现了结构性上涨。部分尺寸的电池片价格再度上调,而这次上涨更多是依靠真实的供需关系改善作为支撑。例如,183N尺寸的电池片,因部分产能转向210系列,导致有效供给收缩,过剩压力得到显著缓解,价格随之上行。

而210N尺寸则受益于下游对高效产品的结构性需求,但其自身受限于产能和良率瓶颈,供给趋于紧张,新签订单价格已涨至0.295元/瓦。

最终传导至组件端,本周光伏组件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喜人景象。根据SMM的统计,单周中标均价达到1.28元/瓦,环比上涨0.59元/瓦;中标总采购容量更是达到了4731.8MW,相比上周激增近4GW。

这充分说明,终端需求正在强力复苏,并且有能力消化上游传导而来的价格上涨。

二、核心驱动与短期支撑

核心驱动力来自供给侧的持续优化。

备受关注的硅料收储方案仍在稳步推进,行业自发的限产限销举措已初步落地,目标是在9月内达成最终协议。后续可以密切跟踪合资公司的成立进展及各家企业的出资情况。

此外,能源消耗标准也可能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另一个有力抓手。下周即将召开的硅业大会将重点讨论能耗标准,这或许会成为加速行业出清的关键变量。

短期来看,市场也存在坚实的支撑。

首先是需求的重启。第三季度,由于各省在等待136号文细则落地,国内需求几乎陷入真空。随着政策明朗化以及机制电价竞价的开启,此前持币观望的项目将重新启动。只要经济账能算得过来,需求的复苏将为价格上涨提供顺畅的传导路径。

其次,在“不得低于完全成本销售”的行业共识下,枯水期电价的季节性上涨将直接抬高生产成本,从而推高整个行业的价格中枢。对于拥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利润空间的进一步扩张。

关注后续催化

未来半个月内,两场行业大会将成为重要的观察窗口。

9月10日至12日在包头举行的硅业大会,将聚焦上游原材料,大概率会深入讨论能耗标准问题。一旦标准修改超出市场预期,将极大加速落后产能的出清。

紧接着在9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光伏产业大会,则将聚焦全产业链,预期会讨论“光伏入市”的电力市场化交易问题以及N型等新技术的发展,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概念股梳理

硅料环节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

电池与组件隆基绿能爱旭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横店东磁钧达股份聚和材料博迁新材帝科股份

硅片及辅材TCL中环双良节能弘元绿能福斯特美畅股份福莱特海优新材中信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看到500亿,爱旭王者归来

2.8GWh大单,南都电源要爆发了

锂电板块,还能买什么?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