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又出事了?小熊电器最近可是把 “炸” 字玩明白了 —— 不是空气炸锅炸鸡翅,是自家养生壶直接 “炸” 上了热搜!
9 月 27 日,济南一位网友爆料,家里的小熊玻璃养生壶突然 “爆脾气”,直接炸了不说,还把一岁娃烫得全身 40% 受伤。这事儿一出,小熊电器赶紧派人去医院慰问,嘴甜话说着 “等调查结果”,但股价已经先一步 “认怂”——9 月 29 日来了个低开,全天都在水下,每股 截至收盘报49.7元,距离巅峰期的165.9元腰斩不止,看样子投资者心里也犯嘀咕了。
要知道,小熊电器曾经也是小家电圈的 “顶流”。2006 年成立,2019 年就闯上深交所,还得了个 “创意小家电第一股” 的名号,股价最高飙到 160多元,市值超 250 亿元,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早期靠线上卖货、多品类出击,硬是在美的、苏泊尔这些大佬手里抢了块蛋糕。
可风水轮流转,最近几年小熊是肉眼可见的 “日子紧巴”。2024 年营收才涨了 0.98%,创下近 3 年最低增速;净利润更惨,直接跌了 35.37%,是上市以来跌得最狠的一次。更糟的是,“质量翻车” 成了家常便饭 —— 黑猫投诉上搜 “小熊电器”,上千条投诉:养生壶底座融了、空气炸锅涂层掉了,想退换货;要么发不了货,要么客服 “失联”,这服务水平也是没谁了。
更让人慌的是,公司里的 “老人” 还在跑路。今年 1 月,跟着公司从 0 到 1 的副总经理欧阳桂蓉(还是董事长表妹)辞职了。业内人猜,这可能是小熊在拓展新业务、闯海外时,不得不调整团队的信号,但不管咋说,“自家人” 走了,总让人觉得有点慌。
如果说小熊是 “个案”,那看看整个小家电行业,就知道事儿没这么简单 —— 这行现在不是 “内卷”,是直接 “肉搏”。
先搞清楚,小家电就是那些 “小而美” 的家伙:体积不大、功率不高,却能让你喝上热粥、炸上薯条,主打一个提升生活幸福感。但这行门槛太低了,谁都想来分杯羹,结果就是 “僧多粥少”,竞争越来越狠。
从格局上看,中国小家电企业主要扎堆在珠三角和华东,比如广东的美的、格力、小熊,浙江的苏泊尔、爱仕达,堪称 “南北两大阵营”。但现在,这两大阵营里的很多企业,日子都不好过。
一方面,技术门槛低,你能做养生壶,我也能做,根本没法形成 “护城河”;另一方面,创新乏力,今天加个 “预约功能”,明天整个 “颜值升级”,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行业自然就没了增长动力。
再看数据,就更扎心了:A 股 23 家小家电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有 11 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差不多一半在 “赔钱赚吆喝”;股价方面,截至 9 月 29日,在今年牛市的大行情下,部分个股还是下跌的,飞科电器、九阳股份、苏泊尔这些知名品牌,都没能逃过 “跌跌不休” 的命运。
以前大家还能靠 “增量市场” 赚钱,现在只能在 “存量市场” 里抢客户,你降价我也降价,成本还在涨,最后只能 “卷” 到自己身上。说白了,小家电行业现在正在经历一场 “大洗牌”,能活下来的,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