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一份财报,引爆了整个科技圈,但真正的密码不在利润,在决心。
今天我们来深度拆解一份财报,一份可能定义未来数年中国科技产业格局的财报——阿里巴巴FY26Q1的成绩单。
表面看,这是一份超预期的优秀答卷,但如果你只看到了利润增长76%的靓丽数字,那可能就错过了背后那场正在上演的、关乎中国AI命脉的史诗级“阳谋”。
简单来说,阿里巴巴这家我们熟悉的电商巨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投入,将自己重塑为一家“AI+云”驱动的科技公司。
它的投资逻辑,已经从单纯的“消费互联网”,转向了更硬核、更底层的“产业AI基础设施”。而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启动的史无前例的资本开支,正像一个巨大的能量奇点,即将引爆整个国产算力产业链的“宇宙大爆炸”。
一、超预期财报
8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财报,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后,集团整体收入稳健增长10%,净利润更是同比暴增76%,远超市场预期。这份成绩单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公司两大战略重心——“AI+云”和消费的持续收获。
尤其是在“AI+云”领域,阿里云的收入增速在本季度陡然提升至26%,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AI相关产品的收入,已经连续8个季度实现了同比三位数的疯狂增长。这不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需求,AI已经从一个需要输血的概念,变成了为阿里贡献真金白银的强大造血引擎。
然而,财报中最令人震惊的数字,并非利润,而是资本支出(Capex)。在H20等高端芯片被禁售的背景下,阿里本季度的Capex竟然高达386.76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增长57%,创下历史新高。
这笔钱花在了哪里?
答案是:不计代价地建设AI算力基础设施。这不仅仅是一个季度的冲动,阿里明确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持续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阿里在向全世界宣告: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无论能否买到最先进的芯片,我都将用尽一切办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自主可控的强大AI算力。
这种被“卡脖子”倒逼出来的坚定决心,正在开启一个由国内科技巨头领投的、规模空前的硬件“超级周期”。
如果说3800亿的投入是“弹药”,那么阿里自研的新AI芯片,就是打响这场自主之战的“信号枪”。
据外媒报道,阿里已经开发了一款全新的AI芯片,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这款芯片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兼容英伟达的生态,可以服务于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大大降低了应用迁移的难度。
但最关键的信息是,受制裁影响,这款芯片不再由台积电代工,而是转由一家国内企业代工。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它意味着,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上层的云服务应用,一条“去美化”的、完整的国产AI产业链闭环,正在由阿里这样的巨头亲自下场打通。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关乎国家科技战略安全的“亮剑”。
二、跟随3800亿,布局国产算力
阿里的故事讲到这里,投资的机会脉络已经无比清晰。这3800亿的巨额投资,不会凭空消失,它将像滔滔江水一样,灌溉到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对于敏锐的投资者而言,现在要做的,就是“跟随这笔钱”,找到那些即将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的核心企业。
1. 算力的大脑:国产芯片的“百家争鸣”
这是产业链的顶端,也是国产替代的核心。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各具优势的阵营:
华为链:作为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华为昇腾已经构建了最完善的软硬件生态。这条链上的合作伙伴,如提供核心连接器的华丰科技,作为总代和集成商的神州数码,以及深度参与软件适配和服务的拓维信息、软通动力,将最先受益。
沐曦链:作为国产GPU的新锐力量,沐曦背后也有一众上市公司支持,例如亿都国际控股、超讯通信、立讯精密等,它们在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提供关键支持。
海光链:海光信息的DCU在国产AI服务器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与中科曙光的深度绑定,打造了从芯片到整机的完整方案,曙光数创则在散热等配套上提供支持。
寒武纪链:作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产品在浪潮信息等头部服务器厂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算力的神经网络:高速连接的“卖水人”
有了强大的“大脑”,还需要超高速的“神经网络”来传输数据,否则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交换机:AI集群对网络的要求极高,高速、无损是以太网交换机是刚需。国内的锐捷网络、盛科通信等厂商正在这个领域加速追赶。
光模块:这是AI数据中心里最确定、弹性最大的环节之一。数据传输靠光,光模块就是收发光的设备。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作为全球龙头,订单接到手软。而上游的长光华芯(激光器芯片)、天孚通信(光引擎组件)等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硅光&CPO:这是下一代技术,将光学和电学元件集成在同一硅基芯片上,功耗更低、速率更高。致尚科技、太辰光、仕佳光子等公司正在这个前沿领域积极卡位。
3. 算力的基石:底层材料与组件
摩天大楼需要坚实的地基,AI算力同样离不开底层的材料和组件。
PCB(印制电路板):AI服务器对PCB的层数、材料、工艺要求极高,价值量数倍于普通服务器。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景旺电子等高端PCB厂商将直接受益。
铜连接:在高速背板连接等场景,高速铜连接方案依然具备成本和性能优势,兆龙互连、鸿腾精密等值得关注。
总而言之,阿里以一份财报为号角,正式吹响了中国AI产业迈向自主可控的冲锋号。这3800亿的投入,将深刻改变国内ICT产业的生态,催生出一批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公司。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科技的投资,更是一场关于国运的投资。
核心概念股梳理
华为链:华丰科技、神州数码、拓维信息、软通动力、四川长虹
沐曦链:亿都国际控股、超讯通信、立讯精密、优刻得
海光链: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
寒武纪链:寒武纪、浪潮信息
交换机:锐捷网络、盛科通信、共进股份、菲菱科思
光模块/光芯片:中际旭创、新易盛、长光华芯、长芯博创、天孚通信、源杰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
硅光&CPO:致尚科技、太辰光、仕佳光子
PCB:胜宏科技、景旺电子、沪电股份、生益电子
铜连接:兆龙互连、中际旭创、鸿腾精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