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产通过深化绿色金融布局、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举措,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太保资产通过保险资金债权和股权计划投资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绿色领域,绿色债权和股权计划存量投资超过360亿元。
锚定“双碳”目标,赋能低碳经济循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太保资产自2025年起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实践,重点聚焦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交通与绿色建筑等领域,推动国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太保资产持续对中部地区的绿色轨交项目加强投资,其中武汉地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第二期和第三期共投资43.5亿元,专项用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等一系列绿色交通类绿色产业项目,经测算,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181.65吨,节约标煤1485.96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且项目均获得联合赤道最高等级G1级绿色认证。
创新ABS模式,贯通金融资源精准触达路径。太保资产自取得资产证券化(ABS)业务资格以来,精准把握保险资管在 ABS 业务中的定位与机遇,主动抢抓发展先机。以交易所 ABS 产品为重要载体,太保资产积极为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并在推动绿色金融盘活存量资产、服务中小微实体经济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实践,逐步赢得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可。太保资产针对长期以来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携手海通恒信成功发行海通恒信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投资规模5亿元。旨在通过盘活融资租赁资产,将资金精准输送至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中小微企业。
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难度增大的背景下,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架设连接保险资金与中小微企业之间投融资服务的桥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